대승기신론

[기신론] 大乘起信論疏記會本

Extra Form
출처 한문원문

大乘起信論疏記會本卷一

馬鳴菩薩造論 梁天竺三藏眞諦譯

海東沙門元曉疏 並別記

 

將釋此論 略有二門 初標宗體 次釋題名 其第三者依文顯義 第一標宗體者 然夫大乘之爲體也 蕭焉空寂 湛爾沖玄 玄之又玄之 豈出萬像之表 寂之又寂之猶在百家之談 非像表也五眼不能見其軀 在言裡也四辯不能談其狀 欲言大矣 入無內而莫遺 欲言微矣 苞無外而有餘 引之於有 一如用之而空 獲之於無 萬物乘之而生 不知何以言之 强號之謂大乘

別記 其體也 曠兮其若太虛而無其私焉 蕩兮其若巨海而有至公焉 有至公故 動靜隨成 無其私故 染淨斯融 染淨融故 眞俗平等 動靜成故 昇降參差 昇降差故 感應路通 眞俗等故 思議路絶 思議絶故 體之者乘影響而無方 感應通故 祈之者超名相而有歸 所乘影響 非形非說 旣超名相 何超何歸 是謂無理之至理 不然之大然也

自非杜口大士 目擊丈夫 誰能論大乘於離言 起深信於絶慮者哉 所以馬鳴菩薩 無緣大悲傷彼無明妄風 動心海而易漂 愍此本覺眞性 睡長夢 而難悟 於是同體智力堪造此論 贊述如來深經奧義 欲使爲學者暫開一軸 遍探三藏之旨 爲道者永息萬境 遂還一心之原.

別記, 其爲論也, 無所不立, 無所不破, 如中觀論十二門論等, 遍破諸執, 亦破於破, 而不還許能破所破, 是謂往而不遍論也, 其瑜伽論攝大乘等, 通立深淺判於法門, 而不融遣自所立法, 是謂與而不奪論也, 今此論者, 旣智旣仁, 亦玄亦博, 無不立而自遣, 無不破而還許, 而還許者, 顯彼往者往極而遍立, 而自遣者, 明此與者窮與而奪, 是謂諸論之祖宗, 群諍之評主也

所述雖廣, 可略而言, 開二門於一心, 總括摩羅百八之廣誥, 示性淨於相染, 普綜踰闍十五之幽致, 至如鵠林一味之宗, 鷲山無二之趣, 金鼓同性三身之極果, 華嚴瓔珞四階之深因, 大品大集曠蕩之至道日藏月藏微密之玄門, 几此等輩中衆典之肝心, 一以貫之者, 其唯此論乎, 故下文言, 爲欲總攝如來廣大深法無邊義故, 應說此論, 此論之意, 旣其如是, 開則無量無邊之義爲宗, 合則二門一心之法爲要, 二門之內, 容萬義而不亂, 無邊之義, 同一心而混融, 是以開合自在, 立破無礙, 開而不繁, 合而不狹, 立而無得, 破而無失, 是爲馬鳴之妙術, 起信之宗體也, 然以此論意趣深邃, 從來釋者尟具其宗, 良由各守所習而牽文, 不能虛懷而尋旨, 所以不近論主之意, 或望源而迷流, 或把葉而亡幹, 或割領而補袖, 或折枝而帶根, 今直依此論文, 屬當所述經本, 庶同趣者消息之耳, 標宗體竟, 次釋題名, 言大乘者, 大是當法之名, 廣苞爲義, 乘是寄喩之稱, 運載爲功, 總說雖然, 於中分別者則有二門, 先依經說, 後依論明, 依經說者, 如虛空藏經言, 大乘者, 謂無量無邊無崖故, 普遍一切, 喩如虛空, 廣大容受一切衆生故, 不與聲聞辟支佛共故, 名爲大乘, 復次乘者, 以正住四攝法爲輪, 以善淨十善業爲輻, 以淨功德資糧爲轂, 以堅固淳至專意爲, 轄釘鑷, 以善成就諸禪解脫爲轅, 以四無量爲善調, 以善知識爲御者, 以知時非時爲發動, 以無常苦空無我之音爲驅策, 以七覺寶繩爲, , 以淨五眼爲索帶, 以弘普端直大悲爲施幢, 以四正勤爲軔, , 軫也枝木輪也, 以四念處爲平直, 以四神足爲速進, 以勝五力爲鑒陣, 以八聖道爲直進, 於一切衆生無障礙慧明爲軒, 以無住六波羅密迴向薩般若, 以無礙四諦度到彼岸, 是爲大乘, 解云, 上來以二十句擧喩況法以顯乘義, 又下文云, 此乘諸佛所受, 聲聞辟支佛所觀, 一切菩薩所乘, 釋梵護世所應敬禮, 一切衆生所應供養, 一切智者所應讚歎, 一切世間所應歸趣, 一切諸魔不能破壞, 一切外道不能測量, 一切世間不能與競, 解云, 上來以十句對人顯大乘也, 依論明者有七有三, 三種大義, 下文當說, 言七種者, 有二種七, 一者如對法論云, 由與七種大性相應, 故名大乘, 何等爲七, 一境大性, 以菩薩道緣百千等無量諸經廣大敎法爲境界故, 二行大性, 正行一切自利利他廣大行故, 三智大性, 了知廣大補特伽羅法無我故, 四精進大性, 於三大劫阿僧祇耶方便勤修無量難行行故, 五方便善巧大性, 不住生死及涅槃故, 六證得大性, 得如來諸力無畏不共佛法等無量無數大功德故, 七業大性窮生死際示現一切成菩提等建立廣大諸佛事故, , 此中前五是因後二是果也, , 二者顯揚論云, 大乘性者, 謂菩薩乘與七大性共相應故, 說名大乘, 云何爲七, 一法大性, 謂十二分敎中菩薩藏所攝方便廣大之敎, 二發心大性, 謂已發無上正等覺心, 三勝解大性, 謂於前所說法大性境起勝信解, 四意樂大性, 謂已超過勝解行地, 入淨勝意樂地, 五資糧大性, 成就福智二種大資糧故, 能證無上正等菩提, 六時大性, 謂三大劫阿僧企耶時能證無上正等菩提, 七成滿大性, 謂卽無上正等菩提自體所成滿菩提自體, 比餘成滿自體尙無與等, 何況超勝瑜伽地持, 皆同此說, 瑜伽論云, 此中若法大性, 乃至若時大性, 如是六種, 皆是圓證大性之因, 圓證大性, 是前六種大性之果, 解云, 如是二種七種大性, 其數雖同, 建立意別, 建立之意, 尋之可知, 釋大乘竟, 言起信者, 依此論文, 起衆生信, 故言起信, 信以決定謂爾之辭, 所謂信理實有, 信修可得, 信修得時有無窮德, 此中信實有者, 是信體大, 信一切法不可得故, 卽信實有平等法界, 信可得者, 是信相大, 具性功德熏衆生故, 卽信相熏必得歸原, 信有無窮功德用者, 是信用大, 無所不爲故, 若人能起此三信者, 能入佛法生諸功德, 出諸魔境, 至無上道, 如經偈云, 信爲道元功德母, 增長一切諸善根, 除滅一切諸疑惑, 示現開發無上道, 信能超出衆魔境, 示現無上解脫道, 一切功德不壞種, 出生無上菩提樹, 信有如是無量功德, 依論得發心, 故言起信, 所言論者, 建立決了可軌文言, 判說甚深法相道理, 依決判義, 名之爲論, 總而言之, 大乘是論之宗體, 起信是論之勝能, 體用合擧, 以標題目, 故言大乘起信論也,

 

第三消文, 文有三分, 初三行偈, 歸敬述意, 論曰以下, 正立論體, 最後一頌, 總結迴向,

初三偈中, 卽有二意, 前之二頌, 正歸三寶, 其後一偈, 述造論意,

歸命盡十方, 最勝業遍知, 色無礙自在, 救世大悲者, 及彼身體相, 法性眞如海, 無量功德藏, 如實修行等,

初歸敬中有二, 歸命二字, 是能歸相, 盡十方下, 顯所歸德, 能歸相者, 敬順義是歸義, 趣向義是歸義, 命謂命根, 總御諸根, 一身之要, 唯命爲主, 萬生所重, 莫是爲先, 擧此無二之命, 以奉無上之尊, 表信心極, 故言歸命, 又復歸命者還源義, 所以者, 衆生六根, 從一心起, 而背自原, 馳散六塵, 今擧命總攝六情, 還歸其本一心之原, 故日歸命, 所歸一心, 卽是三寶故也, 盡十方下, 顯所歸德, 此中應說三寶之義, 義如別說, 今且消文, 文中有三, 謂佛法僧, 寶之內亦有三意, 先歎心德, 次歎色德, 第三句者擧人結歎, 歎心德中, 歎用及體, 初言盡十方最勝業者, 是歎業用, 謂現八相等化衆生業, 盡十方界, 遍三世際, 隨諸可化, 作諸佛事, 故言盡十方最勝業, 如對法論云, 業大性者, 窮生死際, 示現一切成菩提等, 建立廣大諸佛事故, 彼擧三世, 此顯十方也, 言遍智者, 是歎智體, 所以業用周於十方者, 由其智體無所不遍故也, 智體周遍, 故言遍智, 如攝論云, 猶如虛空, 遍一切色際, 無生住滅變異, 如來智亦爾, 遍一切所知, 無倒無變異故, 歎心德竟, 次歎色德, 於中亦二, 色無礙者, 歎色體妙, 言自在者, 歎色用勝, 初言色體者, 如來色身, 萬行所成, 及不思議熏習所成, 雖有妙色, 而無障礙, 一相一好, 無際無限, 故言導色無礙, 如華嚴經言, 求空邊際猶可得, 佛一毛孔無崖限, 佛德如是不思議, 是名如來淨知見故, 雖無質礙, 而有方所示現之義, 故得名色而無礙也, 言自在者, 歎其色用, 謂五根互用, 十身相作等, 故言色自在, 五根互用者, 如涅槃經八自在中說, 十身相作者, 如華嚴經十地品說, 歎色德竟, 救世大悲者者, 是第三句擧人結歎, 佛猶大長者, 以衆生爲子, 入三界火宅, 救諸焚燒苦, 故言救世, 救世之德, 正是大悲, 離自他悲, 無緣之悲, 諸悲中勝, 故言大悲, 佛地所有萬德之中, 如來唯用大悲爲力, 故偏擧之, 以顯佛人, 如增一阿含云, 凡聖之力有其六種, 何等爲六, 小兒以啼爲力, 欲有所說, 要當先啼, 女人以瞋恚爲力, 依瞋恚已, 然後所說, 沙門婆羅門以忍爲力, 常念下於人, 然後自陳, 國王以憍慢爲力, 以此豪勢而自陳說, 阿羅漢以專 精爲力, 而自陳說, 諸佛世尊以大悲爲力, 弘益衆生故, 是知諸佛偏以大悲爲力, 故將表人名大悲者, 上來三句歎佛寶竟, 此下二句, 次顯法寶, 及彼身體相者, 謂前所說如來之身, 卽是報佛, 正用法界以爲自體, 故言彼身之體相也, 此是擧佛而取其法, 下句正出法寶體相, 言法性者, 所謂涅槃, 法之本性, 故名法性, 如智度論云, 法名涅槃無戱論法, 性名本分種如黃石金性, 白石銀性, 如是一切法中有涅槃性, 故言法性, 言眞如者, 無遣日眞, 無立日如, 如下文云, 此眞如體無有可遣, 以一切法悉皆眞故, 亦無可立, 以一切法皆同如故, 當知一切法不可說不可念, 故名爲眞如, 所言海者, 寄喩顯法, 略而說之, 海有四義, 一者甚深, 二者廣大, 三者百寶無窮, 四者萬像影現, 眞如大海當知亦爾, 永絶百非故, 苞容萬物故, 無德不備故, 無像不現故, 故言法性眞如海也, 如華嚴經言, 譬如深大海, 珍寶不可盡, 於中悉顯現, 衆生形類像, 甚深因緣海, 功德寶無盡, 淸淨法身中, 無像而不現故, 歎法寶竟, 此下二句.歎其僧寶, 言無量功德藏者, 擧德取人, 謂地上菩薩, 隨修一行, 萬行集成, 其一一行皆等法界, 無有限量, 積功所得, 以之故言無量功德, 如是功德.總屬菩薩, 人能攝德, 故名爲藏, 次言如實修行等者, 正歎行德, 依寶性論, 約正體智名如實行, 其後得智名爲遍行, 今此中言如實修行, 擧正體智, 次言等者, 取後得智, 若依法集經說, 總括萬行始終, 通爲二句所攝, 謂如實修行, 及不放逸, 如彼經言, 如實修行者, 謂發菩提願, 不放逸者, 謂滿足菩提願, 復次如實修行者, 謂修行布施, 不放逸者, 謂不求報, 如是持淨戒, 成就不退, 或修忍辱行, 得無生忍, 求一切善根而不疲倦, 捨一切所作事, 修禪定不住禪定, 滿足智慧不戱論諸法, 如其次第, 如實修行及不放逸, 乃至廣說, 今言如實修行者, 卽攝發菩提願, 乃至滿足智慧, 次言等者, 取不放逸, 卽是滿足菩提願, 乃至不戱論諸法也, 歸敬三寶竟在前,

爲欲令衆生, 除疑捨邪執, 起大乘正信, 佛種不斷故,

次述造論大意, 造論大意不出二種, 上半明爲下化衆生, 下半顯爲上弘佛道, 所以衆生長沒生死之海不趣涅槃之岸者, 只由疑惑邪執故也, 故今下化衆生之要, 令除疑惑而捨邪執, 汎論疑惑, 乃有多途, 求大乘者所疑有二, 一者疑法, 障於發心, 二者疑門, 障於修行, 言疑法者, 謂作此疑, 大乘法體爲一爲多, 如是其一, 則無異法, 無異法故, 無諸衆生, 菩薩爲誰發弘誓願, 若是多法, 則非一體, 非一體故, 物我各別, 如何得起同體大悲, 由是疑惑, 不能發心, 言疑門者, 如來所立敎門衆多, 爲依何門初發修行, 若共可依, 不可頓入, 若依一二, 何遣何就, 由是疑故, 不能起修行, 故今爲遣此二種疑, 立一心法, 開二種門, 立一心法者, 遣彼初疑, 明大乘法唯有一心, 一心之外更無別法, 但有無明迷自一心, 起諸波浪流轉六道, 雖起六道之浪, 不出一心之海, 良由一心動作六道, 故得發弘濟之願, 六道不出一心, 故能起同體大悲, 如是遣疑, 得發大心也, 開二種門者, 遣第二疑, 明諸敎門雖有衆多, 初入修行不出二門, 依眞如門修止行, 依生滅門而起觀行, 止觀雙運.萬行斯備, 入此二門, 諸門皆達, 如是遣疑, 能起修行也, 捨邪執者, 有二邪執, 所謂人執, 及與法執, 捨此二義, 下文當說, 下化衆生竟在於前也, 此下二句, 上弘佛道, 除彼二邊之疑, 得起決定之信, 信解大乘唯是一心, 故言起大乘正信也, 捨前二執分別, 而得無分別智, 生如來家, 能紹佛位, 故言佛種不斷故也, 如論說云, 佛法大海信爲能入, 智慧能度, 故擧信智, 明弘佛道, 偈首言爲, 下結云故者, 爲明二意故, 造此論也, 歸敬述意竟,

此下第二正立論體, 在文有三, 一者總標許說, 二者擧數開章, 三者依章別解, 文處可見,

論曰, 有法能起摩訶衍信根, 是故應說,

初中言有法者, 謂一心法, 若人能解此法, 必起廣大信根, 故言能起大乘信根, 信根之相, 如題名說, 信根旣立, 卽入佛道, 入佛道已, 得無窮寶, 如是大利, 依論而得, 是故應說, 總標許說竟在於前,

說有五分, 云何爲五, 一者因緣分, 二者立義分.三者 解釋分, 四者修行信心分, 五者勸修利益分,

第二擧數開章, 有五分者, 是擧章數, 云何以下, 列其章名, 因緣分者, 非無所以, 而造論端, 智者所爲, 先應須知故, 立義分者, 因緣旣陳, 宜立正義, 若不略立, 不知宗要故, 解釋分者, 立宗旣略, 次應廣辯, 若不開釋, 義理難解故, 修行信心分者, 依釋起信, 必應進修, 有解無行, 不合論意故, 勸修利益分者, 雖示修行信心法門, 薄善根者不肯造修, 故擧利益, 勸必應修, 故言勸修利益分也,

此下第三依章別解, 卽爲五分,

初中有二, 先牒章名次顯因緣,

初說因緣分,

顯因緣中, 有二問答, 一者直顯, 二者遣疑,

問曰, 有何因緣而造此論, 答曰, 是因緣有八種.云何爲八, 一者因緣總相, 所謂爲令衆生離一切苦, 得究竟樂, 非求世間名利恭敬故, 二者爲欲解釋如來根本之義, 令諸衆生正解不謬故, 三者爲令善根成熟衆生, 於摩訶衍法堪任不退信故, 四者爲令善根微少衆生修習信心故, 五者爲示方便消惡業障, 善護其心, 遠離癡慢, 出邪網故.六者爲示修習止觀, 對治凡夫二乘心過故, 七者爲示專念方便, 生於佛前, 必定不退信心故, 八者爲示利益勸修行故, 有如是等因緣, 所以造論,

初問可見, 答中有三, 總標, 別釋, 後總結, 第二別解, 八因緣中, 初一是總相因, 後七是別相因, 初言總相, 有其二義, 一者凡諸菩薩有所爲作, 每爲衆生離苦得樂, 非獨在此造論因緣, 故曰總相, 二者此因雖望立義分文作緣, 然彼立義分, 總爲解釋分等作本, 此因亦通爲彼作緣, 依是義故, 亦解總相, 言離一切苦者, 分段變易一切苦也, 究竟樂者, 無上菩提大涅槃樂也, 非求世間者, 不望後世人天富樂也, 名利恭敬者, 不求現在虛僞之事也, 此下七種是其別因, 唯爲此論而作因故, 望下七處作別緣故, 第二因者, 解釋分內有三段中, 爲二段而作因緣, 謂顯示正義, 對治邪執, 顯示正義之中說云, 依一心法有二種門, 是二種門皆各總攝一切諸法, 當知卽是如來所說一切法門之根本義, 以是一心二門之內, 無一法義而所不攝故, 故言爲欲解釋如來根本之義也, 彼第二段對治邪執者, 卽令衆生捨離人法二種謬執, 故言爲令衆生正解不謬故也, 第三因者爲解釋分內第三段文而作因緣, 彼文分別發趣道相, 令利根者決定發心進趣大道, 堪任住於不退位故, 故言爲令善根乃至不退信故, 第四因者, 爲下修行信心分 初四種信心 及四修行之文而作因緣, 故言爲令修習信心故也, 第五因者, 爲下第四修行末云, 復次若人雖修信心, 以從先世來多有重惡業障以下, 說除障法五行許文而作因緣, 故言爲示方便消惡業障乃至出邪網故, 第六因者, 爲彼云何修行止觀以下, 乃至止觀不具則無能入菩提之道, 三紙許文而作因緣, 故言修習止觀乃至心過故, 第七因者, 爲彼修行信心分末云, 復次衆生初學是法以下, 勸生淨土八行許文而作因緣, 故言爲示專念方便生於佛前等也, 第八因者, 爲彼第五勸修利益分文而作因緣, 故言爲示利益勸修行故, 次言有如是等因緣所以造論者, 第三總結也, 直顯因緣竟在於前,

問曰, 脩多羅中具有此法, 何須重說, 答曰, 脩多羅中雖有此法, 以衆生根行不等, 受解緣別, 所謂如來在世, 衆生利根, 能說之人色心業勝, 圓音一演, 異類等解, 則不須論, 若如來滅後, 或有衆生能以自力廣聞而取解者, 或有衆生亦以自力少聞而多解者, 或有衆生無自心力, 因於廣論而得解者, 亦有衆生復以廣論文多爲煩, 心樂總持少文而攝多義能取解者, 如是此論, 爲欲總攝如來廣大深法無邊義故, 應說此論,

第二遣疑, 有問有答, 問中言經中具有此法者, 謂依前八因所說之法, 如立義分所立法義, 乃至勸修分中所示利益, 如是等諸法, 經中具說, 皆爲衆生離苦得樂, 而今更造此論重說彼法者, 豈非爲求名利等耶, 以之故言何須重說, 是擧疑情而作問也, 答中有三, 略答, 廣釋, 第三略結答, 答中言脩多羅中雖有此法者, 與彼問辭也, 根行不等受解緣別者, 奪其疑情也, 經論所說雖無別法, 而受解者根行不同, 或有依經不須論者, 或有依論不須經者, 故爲彼人必須造論, 答意如是, 次則廣顯, 於中有二, 先明佛在世時說聽俱勝, 後顯如來滅後根緣參差, 初中言如來在世衆生利根者, 明聽人勝, 能說之人色心業勝者, 顯說者勝, 圓音一演者, 成說者勝, 異類等解者, 成聽人勝, 則不須論者, 結俱勝義, 此言圓音, 卽是一音, 一音圓音, 其義云何, 昔來諸師說者不同, 有師說云, 諸佛唯是第一義身, 永絶萬像, 無形無聲, 直隨機現無量色聲, 猶如空谷無聲, 隨呼發響, 然則就佛言之, 無音是一, 約機論之, 衆音非一, 何意說言一音圓音者, 良由一時一會異類等解, 隨其根性各得一音, 不聞餘聲, 不亂不錯, 顯是音奇特, 故名一音, 音遍十方, 隨機熟處無所不聞, 故名圓音, 非謂如空遍滿無別韻曲, 如經言隨其類音普告衆生, 斯之謂也, 或有說者, 就佛言之, 實有色聲其音圓滿, 無所不遍, 都無宮商之異, 何有平上之殊, 無異曲故名爲一音, 無不遍故說爲圓音, 但由是圓音作增上緣, 隨根差別現衆多聲, 猶如滿月唯一圓形, 隨器差別而現多影, 當知此中道理亦爾, 如經言, 佛以一音演說法, 衆生隨類各得解故, 或有說者, 如來實有衆多音聲, 一切衆生所有言音, 莫非如來法輪聲攝, 但此佛音無障無礙, 一卽一切, 一切卽一, 一切卽一, 故名一音, 一卽一切, 故名圓音, 如華嚴經言, 一切衆生語言法, 一言演說盡無餘, 悉欲解了淨密音菩薩因是初發心故, 又此佛音不可思議, 不但一音言卽一切音, 亦於諸法無不等遍, 今且略擧六雙, 顯其等遍之相, 一者等於一切衆生及一切法, 二者等於十方諸刹及三世諸劫, 三者等於一切應身如來及一切化身諸佛, 四者等於一切法界及虛空界, 五者等於無礙相入界及無量出生界, 六者等於一切行界及寂靜涅槃界, 此義如華嚴經三種無礙中說.隨一一聲等此六雙, 而其音韻恆不雜亂, 若音於此六雙有所不遍, 則音非圓, 若由等遍失其音曲, 則圓非音, 然今不壞曲而等遍不動遍而差韻, 由是道理, 方成圓音, 此非心識思量所測, 以是法身自在義故, 一音之義略說如是, 且止餘論, 還釋本文, 此下第二明佛滅後根行參差, 於中別出四種根性, 初二依經而得解者, 後二依論方取解者, 初中言能以自力廣聞而取解者者, 依廣經聞得解佛意, 而不須論, 故言自力也, 第二中言亦以自力少聞而多解者者, 未必廣聞諸經文言, 而能深解諸經意致, 亦不須論, 故言自力第三中言無自心力者, 直依佛經則不能解, 故言無力, 因於智度瑜伽等論, 方解佛經所說意趣, 故言因於廣論得解者, 第四中言復以廣論文多爲煩者, 雖是利根而不忍繁, 此人唯依文約義豐之論, 深解佛經所說之旨, 故言心樂總持少文而攝多義能取解者, 此四中, 前三非今所爲, 今所爲者在第四人也, 如是以下, 第三結答, 言如是者, 通擧前四種人, 此論以下, 別對第四之人, 結明必應須造論意, 今此論者, 文唯一卷, 其普攝一切經意, 故言總攝如來廣大深法無邊義故, 彼第四品樂總持類, 要依此論乃得悟道, 以之故言應說此論也,

已說因緣分, 次說立義分, 摩訶衍者總說有二種.云何爲二, 一者法, 二者義, 所言法者, 謂衆生心, 是心則攝一切世間法出世間法, 依於此心顯示摩訶衍義, 何以故, 是心眞如相, 卽示摩訶衍體故, 是心生滅因緣相, 能示摩訶衍自體相用故, 所言義者, 則有三種, 云何爲三, 一者體大, 謂一切法眞如平等不增減故, 二者相大, 謂如來藏具足無量性功德故, 三者用大, 能生一切世間出世間善因果故, 一切諸佛本所乘故, 一切菩薩皆乘此法到如來地故,

第二說立義分, 文中有二, 一者結前起後, 摩訶以下, 第二正說, 立二章門, 謂法與義, 法者是大乘之法體, 義者是大乘之名義, 初立法者, 起下釋中初釋法體之文, 次立義者, 起下復次眞如自體相者以下釋義文也, 初立法中亦有二立, 一者就體總立, 起下釋中初總釋文, 二者依門別立, 起下言眞如者以下別釋文也, 初中所言法者謂衆生心者, 自體名法, 今大乘中一切諸法皆無別體, 唯用一心爲其自體, 故言法者謂衆生心也, 言是心卽攝一切者, 顯大乘法異小乘法, 良由是心通攝諸法, 諸法自體唯是一心, 不同小乘一切諸法各有自體, 故說一心爲大乘法也, 何以故下, 依門別立, 此一文內含其二義, 望上釋總義, 望下立別門, 然心法是一, 大乘義廣, 以何義故, 直依是心顯大乘義, 故言何以故, 下釋意云, 心法雖一, 而有二門眞如門中有大乘體, 生滅門中有體相用, 大乘之義莫過是三, 故依一心顯大乘義也, 言是心眞如者, 總擧眞如門, 起下卽是一法界以下文也, 次言相者, 是眞如相, 起下復次眞如者依言說分別有二種以下文也, 言是心生滅者, 總擧生滅門, 起下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以下文也, 言因緣者, 是生滅因緣, 起下復次生滅因緣以下文也, 次言相者, 是生滅相, 起下復次生滅者以下文也, 言能示摩訶衍自體者, 卽是生滅門內之本覺心, 生滅之體, 生滅之因, 是故在於生滅門內, 然眞如門中直言大乘體, 生滅門中乃云自體者, 有深所以, 至下釋中, 其義自顯也, 言相用者含有二義, 一者能示如來藏中無量性功德相, 卽是相大義, 又示如來藏不思議業用, 卽是用大義也, 二者眞如所作染相名相, 眞如所起淨用名用, 如下文言眞如淨法實無於染, 但以無明而熏習故則有染相, 無明染法本無淨業, 但以眞如而熏習故則有淨用也, 立法章門竟在於前, 此下第二立義章門, 於中亦二, 初明大義, 次顯乘義, 此亦起下釋中之文, 至彼文處, 更相屬當, 大義中, 體大者在眞如門, 相用二大在生滅門, 生滅門內亦有自體, 但以體從相, 故不別說也, 言如來藏具足無量性功德者, 二種藏內, 不空如來藏, 二種藏中, 能攝如來藏, 性功德義及用大義, 至下釋中當廣分別, 乘義中有二句, 一切諸佛本所乘故者, 立果望因以釋乘義也, 一切菩薩 皆乘此法 到如來地故者, 據因望果以釋乘義也,

第三解釋分中, 在文亦二一者結前起後, 二者正釋, 正釋中有三, 一者擧數總標, 二者依數開章, 三者依章別解,

已說立義分, 次說解釋分, 解釋分有三種, 云何爲三, 一者顯示正義, 二者對治邪執, 三者分別發趣道相,

開言中, 言顯示正義者, 正釋立義分中所立也, 對治邪執, 發趣道相者, 是明離邪就正門也,

別解之中, 卽有三章, 初釋顯示正義分中, 大分有二, 初正釋義, 後示入門, 正釋之中, 依上有二, 初釋法章門, 後釋義章門, 初中亦二, 一者總釋, 釋上總立, 二者別解, 解上別立,

顯示正義者, 依一心法有二種門, 云何爲二, 一者心眞如門, 二者心生滅門, 是二種門皆各總攝一切法, 此義云何, 以是二門不相離故,

初中言依一心法有二種門者, 如經本言, 寂滅者名爲一心, 一心者名如來藏, 此言心眞如門者, 卽釋彼經寂滅者名爲一心也, 心生滅門者, 是釋經中一心者名如來藏也, 所以然者, 以一切法無生無滅本來寂靜, 唯是一心, 如是名爲心眞如門, 故言寂滅者名爲一心, 又此一心體是本覺, 而隨無明動作生滅, 故於此門如來之性隱而不顯, 名如來藏, 如經言如來藏者是善不善因, 能遍興造一切趣生, 譬如伎兒變現諸趣, 如是等義在生滅門, 故言一心者名如來藏, 是顯一心之生滅門, 如下文言, 心生滅者, 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 乃至此識有二種義, 一者覺義, 二者不覺義, 當知非但取生滅心爲生滅門, 通取生滅自體及生滅相, 皆在生滅門內義也, 二門如是, 何爲一心, 謂染淨諸法其性無二, 眞妄二門不得有異, 故名爲一, 此無二處, 諸法中實, 不同虛空, 性自神解, 故名爲心, 然旣無有二, 何得有一, 一無所有, 就誰日心, 如是道理, 離言絶慮, 不知何以目之, 强號爲一心也, 言是二種門皆各總攝一切法者, 釋上立中是心卽攝一切世間出世間法, 上直明心攝一切法, 今此釋中顯其二門皆各總攝, 言以是二門不相離故者, 是釋二門各總攝義, 欲明眞如門者染淨通相, 通相之外無別染淨, 故得總攝染淨諸法, 生滅門者別顯染淨, 染淨之法無所不該, 故亦總攝一切諸法, 通別雖殊, 齊無所遣, 故言二門不相離也, 總釋義竟,

別記, 眞如門是諸法通相, 通相外無別諸法, 諸法皆爲通相所攝, 如微塵是瓦器通相, 通相外無別瓦器, 瓦器皆爲微塵所攝, 眞如門亦如是, 生滅門者, 卽此眞如是善不善因, 與緣和合變作諸法, 雖實變作諸法, 而恆不壞眞性, 故於此門亦攝眞如, 如微塵性聚成瓦器, 而常不失微塵性相, 故瓦器門卽攝微塵, 生滅門亦如是, 說使二門雖別體, 二門相乖不相通者, 則應眞如門中攝理而不攝事, 生滅門中攝事而不攝理, 而今二門互相融通, 際限無分, 是故皆各通攝一切理事諸法, 故言二門不相離故, , 若此二門各攝理事, 何故眞如門中但示摩訶衍體, 生滅門中通示自體相用, , 攝義示義異, 何者, 眞如門是泯相以顯理, 泯相不除, 故得攝相, 泯相不存, 故非示相, 生滅門者攬理以成事, 攬理不壞, 得攝理, 攬理不泯, 故亦示體, 依此義故, 且說不同, 通而論之, 二義亦齊, 是故眞如門中亦應示於事相, 略故不說耳, , 二門不同, 其義已見, 未知二門所攝理事, 亦有隨門差別義不, , 隨門分別, 亦有不同, 何者, 眞如門中所攝事法, 是分別性, 以說諸法不生不滅本來寂靜, 但依妄念而有差別故, 心生滅門所說事法, 是依他性, 以說諸法因緣和合有生滅故, 然此二性雖復非一, 而亦不異, 何以故, 因緣所生生滅諸法, 不離妄念而有差別, 故分別性不異依他亦在生滅門也, 又因緣之生, 自他及共皆不可得, 故依他性不異分別, 亦在眞如門也, 如是二性雖復不異, 而亦非一, 何以故, 分別性法本來非有亦非不無, 依他性法雖復非有而亦不無, 是故二性亦不雜亂, 如攝論說, 三性相望, 不異非不異, 應如是說, 若能解此三性不一不異義者, 百家之諍無所不和也, 二門所攝理不同者, 眞如門中所說理者, 雖曰眞如, 亦不可得, 而亦非無, 有佛無佛, 性相常住, 無有變異, 不可破壞, 於此門中, 假立眞如實際等名, 如大品等諸般若經所說, 生滅門內所攝理者, 雖復理體離生滅相, 而亦不守常住之性, 隨無明緣流轉生死, 雖實爲所染, 而自性淸淨, 於此門中, 假立佛性本覺等名, 如涅槃華嚴經等所說, 今論所述楞伽經等, 通以二門爲其宗體, 然此二義亦無有異以雖離生滅, 而常住性亦不可得, 雖曰隨緣, 而恆不動, 離生滅性故, 以是義故, 眞如門中, 但說不壞假名而說實相, 不動實際建立諸法, 生滅門中, 乃說自性淸淨心因無明風動, 不染而染, 染而不染, , 眞如門中說唯空義, 生滅門內說不空義, 爲不如是耶, , 一往相配, 不無是義, 故上立義分眞如相中但說能示摩訶衍體, 生滅門中亦說顯示大乘相用, 就實而言, 則不如是, 故下論文二門皆說不空義, , 若生滅門內二義俱有者, 基不空義可有隨緣作生滅義, 空義是無, 何有隨緣而作有義, , 二義是一, 不可說異, 而約空義亦得作有, 何者, 若空定是空, 應不能作有, 而是空亦空, 故得作有, 然此空空亦有二義, 一者, 有法性空, 是空亦空, 有之與空, 皆不可得, 如是空空, 有眞如門, 如大品經云, 一切法空, 此空亦空, 是名空空, 二者猶如有無有性, 故得爲空, 是名曰空, 如是空無空性, 故得作有, 是名空空, 如是空空, 在生滅門, 如涅槃經云, 是有是無, 是名空空, 是是是非, 是名空空, 如是空空, 十住菩薩尙得少分如毫釐許, 何況餘人, 二門差別, 應如是知, 上來釋上總立法竟,

 

 

大乘起信論疏記會本卷二

馬鳴菩薩造論 梁天竺三藏眞諦譯

海東沙門元曉疏, 並別記,

 

以下釋上別立, 別釋二門, 卽爲二分, 眞如門中 亦有二意, 初釋眞如, 後釋如相, 又復初是總釋, 後是別解, 又初文明不可說, 顯理絶言, 後文明可得說, 顯不絶言,

別記, 初文中言離言說相離名字相, 乃至言眞如者因言遣言, 後文中言依言說分別有二種義, 謂如實空如實不空, 然後文亦說一切分別皆不相應當知一切言說亦不相應, 此卽顯理離言絶慮, 又初文中要依因言遣言之言, 乃得顯其理之絶言, 此亦顯理不離言說相, 若言得說理實絶言者, 則墮自宗相違過, 先以絶言之言不絶而理實絶言故, 若使絶言之言亦言絶者, 則墮自語相違過, 先以絶言之言亦絶而言得說言故,

, 理實而言, 爲絶爲不絶, 若不絶言者, 正體離言, 卽違於理, 若實絶言, 後智帶言, 卽倒於理, 又若不絶, 則初段論文斯爲漫語, 若實絶言, 則後段論文徒爲虛設, 如說虛空爲金銀等, 解云, 是故當知, 理非絶言, 非不絶言, 以是義故, 理亦絶言, 亦不言絶, 是則彼難無所不當,

別記, 如是等言, 無所不當.故無所當.由無所當 .故無所不當也.眞如門中絶不絶義旣如是說, 生滅門中亦同此說,

且止傍論, 還釋本文,

心眞如者, 卽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 所謂心性不生不滅一切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別, 若離心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 是故一切法從本已來, 離言說相, 離名字相, 離心緣相, 畢竟平等, 無有變異, 不可破壞, 唯是一心, 故名眞如, 以一切言說, 假名無實, 但隨妄念, 不可得故,

初文有三, 一者略標, 二者廣釋, 其第三者往復除疑, 略標中言卽是一法界者, 是擧眞如門所依之體, 一心卽是一法界故, 此一法界通攝二門而今不取別相之門, 於中但取總相法門, 然於總相有四品中, 說三無性所顯眞如, 故言大總相, 軌生眞解, 故名爲法, 通入涅槃, 故名爲門, 如一法界擧體作生滅門, 如是擧體爲眞如門, 爲顯是義, 故言體也, 此下廣釋, 於中有二, 一者顯眞如體, 二者釋眞如名, 初中有三, 一者當眞實性以顯眞如, 二者對分別性而明眞如絶相, 三者就依他性以顯眞如離言, 初中言心性者, 約眞如門論其心性, 心性平等, 遠離三際, 故言心性不生不滅也, 第二中有二句, 初言一切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別者, 是擧遍計所執之相, 次言若離心念卽無一切境界相者, 對所執相顯無相性, 猶如空華, 唯依眼病而有華相, 若離眼病, 卽無華相, 唯有空性, 當知此中道理亦爾, 第三中有三句, 先約依他性法以明離言絶慮, 次依離絶之義以顯平等眞如, 後釋平等離絶所以, 初中言是故一切法者, 謂從緣生依他起法, 離言說相者, 非如音聲之所說故, 離名字相者, 非如名句之所詮故, 離心緣相者, 名言分別所不能緣故, 如虛空中鳥跡差別, 謂隨鳥形空相顯現, 顯現之相實有差別, 而離可見之相差別, 依他起法當知亦爾, 隨諸熏習差別顯現, 而離可言之性差別, 旣離可言可緣差別, 卽是平等眞如道理, 故言畢竟平等, 乃至故名眞如, 此是第二顯眞如平等, 以一切下, 釋其所以, 所以眞如平等離言者, 以諸言說唯是假名, 故於實性不得不絶, 又彼言說但隨妄念, 故於眞智不可不離, 由是道理故說離絶, 故言乃至不可得故, 顯體文竟,

言眞如者亦無有相, 謂言說之極, 因言遣言, 此眞如體無有可遣, 以一切法悉皆眞故, 亦無可立, 以一切法皆同如故, 當知一切法不可說不可念, 故名爲眞如,

釋名中亦三, 初標立名之意, 所謂因言遣言, 猶如以聲止聲也, 次正釋名, 此眞如體無有可遣者, 非以眞體遣俗法故, 以一切法悉皆眞故者, 依他性一切諸法, 離假言說, 故悉是眞, 悉是眞者, 不壞差別卽是平等, 是平等故, 無別可立, 故言一切皆同如故, 當知以下, 第三結名, 直顯眞如竟在於前,

問曰, 若如是義者, 諸衆生等, 云何隨順而能得入, 答曰, 若知一切法雖說無有能說可說, 雖念亦無能念可念, 是名隨順, 若離於念, 名爲得入,

往復疑問中, 言云何隨順者, 是問方便, 而能得入者, 是問正觀, 答中次第答此二問, 初中言雖說雖念者, 明法非無, 以離惡取空見故, 無有能說可說等者, 顯法非有, 離執著有見故, 能如是知, 順中道觀, 故名隨順, 第二中言離於念者, 離分別念, 名得入者, 顯入觀智也,

復次此眞如者, 依言說分別, 有二種義, 云何爲二, 一者如實空, 以能究竟顯實故, 二者如實不空, 以有自體具足無漏性功德故,

第二明眞如相, 在文有三, 一者擧數總標, 二者依數開章, 三者依章別解, 別解中卽有二,

所言空者, 從本已來一切染法不相應故, 謂離一切法差別之相, 以無虛妄心念故, 當知眞如自性.非有相, 非無相, 非非有相, 非非無相, 非有無俱相, 非一相, 非異相, 非非一相, 非非異相, 非一異俱相, 乃至總說, 依一切衆生以有妄心, 念念分別, 皆不相應, 故說爲空, 若離妄心, 實無可空故,

先明空中, 卽有三句, 略明, 廣釋, 第三總結, 初中言一切染法不相應者, 能所分別不相應故, 離一切法差別相者, 離所取相故, 以無虛妄心念故者, 離能取見故, 卽以離義而釋空也, 廣釋之中, 明絶四句, 四句雖多, 其要有二, 謂有無等及一異等, 以此二四句攝諸妄執, 故對此二以顯眞空, 如廣百論云, 復次爲顯世間所執諸法皆非眞實, 及顯外道所執不同, 故說頌曰, 有非有俱非, 一非一雙泯, 隨次應配屬, 智者達非眞, 釋曰, 一切世間色等句義, 言說所表, 心慧所知, 情執不同, 略有四種, 謂有, 非有, 俱許, 俱非, 隨次如應配四邪執, 謂一, 非一, 雙許, 雙非, 數論外道執有等性與諸法一, 卽當有句, 此執非眞, 所以者何, 若靑等色與色性一, 應如色性其體皆同, 五樂等聲與聲性一, 應如聲性其體皆同, 眼等諸根與根性一, 應如根性其體皆同, 應一一根取一切境, 應一一境對一切根, 又一切法與有性一, 應如有性其體皆同也, 勝論外道說有等性與諸法非一, 當非有句, 此亦非眞, 所以者何, 若靑等色與色性異, 應如聲等非眼所行, 聲等亦爾, 又一切法異有性者, 應如免角其體本無, 乃至廣破, 無慚外道執有等性與彼諸法亦一亦異, 當於亦有亦非有句, 此亦非眞, 所以者何, 若有性等與色等一, 同數論過, 與色等異, 同勝論失, 一異二種性相相違, 而言體同, 理不成立, 一應非一, 以卽異故如異, 異應非異, 以卽一故如一, 乃至廣破, 邪命外道執有性等與彼諸法非一非異, 當於非有非非有句, 此亦非眞, 所以者何, 汝此所說非一異者, 爲俱是遮, 爲偏有表, 若偏有表, 應不雙非, 若俱是遮, 應無所執, 有遮有表, 理互相違, 無遮無表, 言成戱論, 乃至廣破, 如是世間起四種謗, 謂有, 非有, 雙許, 雙非, 如次增益, 損減, 相違, 戱論, 是故世間所執非實, 今此文中, 非有相, 是遣初句, 非無相者, 遣第二句, 非非有相非非無相者, 遣第四句, 非有無俱者, 遣第三句, 二句前後, 隨論者意, 皆有道理, 不相傷也, 一異四句, 準釋可知, 乃至以下, 第三總結, 於中二句, 從此以下, 乃至曰爲空, 是順結也, 若離以下, 是反結也,

所言不空者, 已顯法體空無妄故, 卽是眞心, 常恆不變, 淨法滿足, 則名不空, 亦無有相可取, 以離念境界, 唯證相應故,

釋不空中, 亦有三句, 初牒空門, 謂言已顯法體空無妄故, 次顯不空, 卽是眞心乃至則名不空故, 亦無有相以下, 第三明空不空無二差別, 雖曰不空, 而無有相, 是故不空不異於空 以離分別所緣境界 唯無分別所證相應故也

此下第二釋生滅門, 於中有二, 初正廣釋, 復次有四種熏習以下, 因言重顯, 初中有三, 一者釋上立義分中是心生滅, 二者復次生滅因緣以下, 釋上生滅因緣, 三者復次生滅相以下, 釋上生滅相, 初中有二, 一者就體總明, 二者依義別解,

心生滅者, 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 所謂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 非一非異, 名爲阿黎耶識,

初中三句, 一者標體, 二者辯相, 三者立名, 初中言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者, 自性淸淨心, 名爲如來藏, 因無明風動作生滅, 故說生滅依如來藏,

別記, 然不生滅心與生滅心, 心體無二, 但將二義取心爲二以說依耳, 如不動水, 爲風所吹而作動水, 動靜雖異, 水體是一, 而得說言依靜水故有其動水, 當知此中道理亦爾,

如四卷經言, 如來藏爲無始惡習所熏, 名爲識藏, 又言刹那者 名爲識藏故,

別記 當知此云有生滅心 正謂識藏 今通取所依如來藏, 與能依生滅心, 合爲心生滅門, 故言心生滅者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 非棄如來藏而取生滅心爲生滅門也, 如下文云此識有二種義, 故知二義皆在生滅門也,

所謂以下, 第二辯相, 不生不滅者, 是上如來藏, 不生滅心動作生滅, 不相捨離, 名與和合, 如下文言, 如大海水因風波動, 水相風相不相捨離, 乃至廣說, 此中水之動是風相, 動之溼是水相, 水擧體動, 故水不離風相, 無動非溼, 故動不離水相, 心亦如是, 不生滅心擧體動, 故心不離生滅相, 生滅之相莫非神解, 故生滅不離心相, 如是不相離, 故名與和合, (別記云, 心之生滅, 依無明成, 生滅之心, 從本覺成, 而無二體, 不相捨離, 故爲和合) 此是不生滅心與生滅和合, 非謂生滅與不生滅和合也, 非一非異者, 不生滅心擧體而動, 故心與生滅非異, 而恆不失不生滅性, 故生滅與心非一, 又若是一者, 生滅識相滅盡之時, 心神之體亦應隨滅墮於斷邊, 若是異者, 依無明風熏動之時, 靜心之體不應隨緣, 卽墮常邊, 離此二邊, 故非一非異, (別記云, 雖有二義, 心體無二, 此合二義不二之心, 名爲梨耶識也) 如四卷經云, 譬如泥團微塵非異非不異, 金莊嚴具亦如是, 若泥團微塵異者, 非彼所成, 而實彼成, 是故非異, 若不異者, 泥團微塵應無差別, 如是轉識藏識眞相若異者, 藏識非因, 若不異者, 轉識滅, 藏識亦應滅, 而自眞相實不滅, 是故非自眞相識滅, 但業相滅, 今此論主正釋彼文, 故言非一非異, 此中業識者, 因無明力不覺心動, 故名業識, 又依動心轉成能見, 故名轉識, 此二皆在梨耶識位, , 別記云, 梨耶識內生滅見相, 名爲轉識, 於中體, 名爲藏識, , 如十卷經言, 如來藏卽阿梨耶識, 共七識生, 名轉滅相, 故知轉相在梨耶識, 自眞相者, 十卷經云, 中眞名自相, 本覺之心, 不藉妄緣性自神解, 名自眞相, 是約不一義門說也, 又隨無明風作生滅時, 神解之性與本不異, 故亦得名爲自眞相, 是依不異義門說也, , 別記云, 當知自眞名, 不偏在不生滅, 於中委悉, 如別記說也,

別記, , 如瑜伽論等, 說阿梨耶識, 是異熟識, 一向生滅, 何故此論乃說此識具含二義, , 各有所述, 不相違背, 何者, 此微細心略有二義, 若其爲業煩惱所感義邊, 辨無令有, 一向生滅, 若論根本無明所動義邊, 熏靜令動, 動靜一體, 彼所論等, 依深密經, 爲除是一是常之見, 約業煩惱所感義門, 故說此識一向生滅, 心心數法差別而轉, 今此論者, 依楞伽經, 爲治眞俗別體之執, 就其無明所動義門, 故說不生滅與生滅和合不異, 然此無明所動之相, 亦卽爲彼業惑所感, 故二意雖異, 識體無二也, , 爲當心體常住, 心相生滅, 體相不離合爲一識, 爲當心體常住, 亦卽心體生滅耶, , 若得意者, 二義俱許, 何者, 若論其常住, 不隨他成, 曰體, 論其無常, 隨他生滅, 曰相, 得言體常, 相是無常, 然言生滅者, 非生之生非滅之滅故名生滅, 是心之生心之滅故乃名生滅, 故得言心體生滅, 如似水之動名爲波, 終不可說是動非水之動, 當知此中道理亦爾, 設使心體不動但無明相動者, 則無轉凡成聖之理, 以無明相一向滅故, 心體本來不作凡故, 難曰, 若使心體生滅, 則眞心有盡, 以生滅時無常住故, 又若心體本靜而隨緣動, 則生死有始, 是爲大過, 以本靜時無生死故, 又若心隨緣變作生滅, 亦可一心隨緣變作多心, 是三難不能得離, 故知此義不可立也, 解云, 此義無妨, 今從後而答, 如說常心隨無明緣變作無常之心, 而其常性恆自不變, 如是一心隨無明緣變作多衆生心, 而其一心常自無二, 如涅槃經云, 一味之藥, 隨其流處有種種異, 是藥眞味停留在山, 正謂此也, 又雖曰本靜隨緣而動, 而無生死有始之過, 以如是展轉動靜皆無始故, 如論說云, 先是果報, 後反成因, 而恆展轉因果, 皆無始故, 當知此中道理亦爾, 又雖心體生滅, 而恆心體常住, 以不一不異故, 所謂心體不二而無一性, 動靜非一而無異性, 故如水依相續門則有流動, 依生滅門而恆不動, 以不常不斷故, 所謂不度亦不滅故, 當知此中道理亦爾, 是故所設三難無不消也,

第三立名, 名爲阿梨耶識者, 不生滅與生滅和合, 非一非異, 故總名爲阿梨耶識, 翻名釋義, 是如楞伽宗要中說, 就體總明竟在於前,

 

此下第二依義別解, 此中有三, 一開義總標, 略明功能, 二依義別釋, 廣顯體相, 三明同異, 此識有二種義, 能攝一切法, 生一切法,

初中言此識有二種義能攝一切法生一切法者, 能攝之義如前廣說, 然上說二門各攝一切, 今此明一識含有二義, 故此一識能攝一切, 不言二義各攝一切, 以此二義唯在生滅門內說故, 如是二義不能各攝一切法故, 又上二門但說攝義, 以眞如門無能生義故, 今於此識亦說生義, 生滅門中有能生義故, 此義云何, 由不覺義熏本覺故生諸染法, 又由本覺熏不覺故生諸淨法, 依此二義通生一切, 故言識有二義生一切法, 此文卽起下有四種熏習以下文也, 當知一心義寬, 總攝二門, 此識義狹, 在生滅門, 此識二義旣在一門, 故知門寬而義狹也, 引經釋義如別記也,

別記, , 上言一心有二種門, 今云此識有二種義, 彼心此識, 有何差別, 解云, 上就理體, 名爲一心, 體含絶相隨緣二義門, 故言一心有二種門, 如經本言, 寂滅者名爲一心, 一心者名如來藏, 義如上說, 今此中識者, 但就一心隨緣門內, 理事無二, 唯一神慮, 名爲一識, 體含覺與不覺二義, 故言此識有二種義, 是故心寬識狹, 以心含二門識故, 又門寬義狹, 以生滅門含二義故, 如四卷經云, 不離不轉名如來藏識, 藏七識流轉不滅, 所以者何, 彼因攀緣諸識生故, 非聲聞緣覺修行境界, 水卷經云, 如來藏識不在阿梨耶識中, 是故七種識有生有滅, 如來藏識不生不滅何以故, 彼七種識依諸境界念觀而生, 此七識境界, 一切聲聞辟支佛外道修行者不能覺知, 此之二文, 同明此識不生滅義, 何者, 欲明境界風所動故, 藏海中七識浪轉, 是故七識有生有滅, 如來藏者, 卽是藏識, 雖不離轉, 而體不轉, 故如來藏不生不滅, 故言不離不轉名如來藏識等, 十卷意者, 欲明七識是浪非海, 相在梨耶識海中, 故有生滅, 如來藏者是海非浪, 不在阿梨耶識海中, 故無生滅, 故言如來藏不在阿梨耶識中, 是故七識有生有滅等, 以如來藏卽是阿梨耶識, 故言不在, 若使如來藏不在生滅梨耶識中者, 卽應下云是故八種識有生有滅, 何故但言是故七識有生滅耶, 當知此二經文其本是一, 但翻譯者異, 故致使語有不同耳, 又四卷經云, 阿梨耶識名如來藏, 而與無明七識共俱, 離無常過, 自性淸淨, 餘七識者, 念念不住, 是生滅法, 如是等文, 同明梨耶本覺不生滅義, 又四卷經云, 刹那者名爲識藏, 十卷云, 如來藏阿梨耶識, 共七種識生, 名轉滅相, 如是等文, 是顯梨耶生滅不覺之義, 此今論主總括彼經始終之意, 故言導此識有二種義也,

云何爲二, 一者覺義, 二者不覺義,

第二廣中有三, 初言云何爲二者, 問數發起, 次言覺義不覺義者, 依數列名, 所言以下, 第三別解, 先釋覺義, 後解不覺, 覺中有二, 先略, 後廣,

所言覺義者, 謂心體離念, 離念相者, 等虛空界.無所不遍, 法界一相, 卽是如來平等法身, 依此法身說名本覺, 何以故, 本覺義者, 對始覺義說, 以始覺者, 卽同本覺, 始覺義者, 依本覺故而有不覺, 依不覺故說有始覺,

略中亦二, 先本, 後始, 明本覺中, 亦有二句, 先明本覺體, 後釋本覺義, 初中言心體離念者, 謂離妄念, 顯無不覺也, 等虛空界者, 非唯無闇, 有慧光明遍照法界平等無二, 如下文云, 有大智慧光明義故, 遍照法界義故, 何以故下, 第二釋義, 是對始覺釋本覺義, 明本覺竟, 次釋始覺, 於中有二, 先顯亦對本覺不覺起義, 後對不覺釋始覺義, 此中大意, 欲明始覺待於不覺, 不覺待於本覺, 本覺待於始覺, 旣互相待, 則無自性, 無自性者, 則非有覺, 非有覺者, 由互相待, 相待而成, 則非無覺, 非無覺故說名爲覺, 非有自性名爲覺也, 略明二覺竟在於前,

別記, 言覺義者, 卽有二種, 謂本覺, 始覺, 言本覺者, 謂此心性離不覺相, 是覺照性, 名爲本覺, 如下文云所謂自體有大智慧光明義故, 言始覺者, 卽此心體隨無明緣, 動作妄念, 而以本覺熏習力故, 稍有覺用, 乃至究竟, 還同本覺, 是名始覺, 言不覺義, 亦有二種, 一者根本不覺, 二者枝末不覺, 根本不覺者, 謂梨耶識內根本無明, 名爲不覺, 如下文云依阿梨耶識說有無明不覺而起故, 言枝末不覺者, 謂無明所起一切染法, 皆名不覺, 如下文云一切染法皆是不覺相故, 若依識相差別簡本異末義門, 則梨耶識中唯有本覺及本不覺, 若就識體無二攝末歸本義門, 則彼始覺及末不覺亦是梨耶識內之義, 故上云此識有二義者, 通含如是二種之意, 故下釋中通擧本始二覺及二不覺義也, , 爲當心體只無不覺, 故名本覺, 爲當心體有覺照用, 名爲本覺, 若言只無不覺名本覺者, 可亦無覺照故是不覺, 若言有覺照故名本覺者, 未知此覺爲斷惑不, 若不斷惑, 則無照用, 如其有斷, 則無凡夫, , 非但無闇, 亦有明照, 以有照故, 亦有斷惑, 此義云何, 若就先眠後覺名爲覺者, 始覺有覺, 本覺中無, 若論本來不眠名爲覺者, 本覺是覺, 始覺則非覺, 斷義亦爾, 先有後無名爲斷者, 始覺有斷, 本覺無斷, 本來離惑名爲斷者, 本覺是斷, 始覺非斷, 若依是義, 本來斷故, 本來無凡, 如下文云一切衆生本來常住入於涅槃菩提之法, 然雖曰有本覺故本來無凡, 而未有始覺故本來有凡, 是故無過, 若汝言由有本覺本來無凡, 則終無始覺望何有凡者, 他亦終無始覺則無本覺, 依何本覺以說無凡, 當知由有本覺故本無不覺, 無不覺故終無始覺, 無始覺故本無本覺, 至於無本覺者源由有本覺, 有本覺者由有始覺, 有始覺者由有不覺, 有不覺者由依本覺, 如下文云, 本覺義者對始覺義說, 以始覺者卽同本覺, 始覺義者, 依本覺故而有不覺, 依不覺故說有始覺, 當知如是展轉相依, 卽顯諸法非無而非有, 非有而非無也, , 此本覺性, 爲當通爲染淨因性, 爲當但是諸淨法性, 若言但是淨法因者, 何故經云如來之藏是善不善因, 乃至廣說, 若通作染淨者, 何故唯說具足性功德, 不說具足性染患耶, , 此理通與染淨作性, 是故唯說具性功德, 是義云何, 以理離淨性, 故能隨緣作諸染法, 又離染性, 故能隨緣作諸淨法, 以能作染淨法, 故通爲染淨性, 由離染淨性, 故唯是性功德, 何以得離染淨性乃成諸功德, 取著染淨性皆是妄想故,

此下第二廣釋二覺, 於中先釋始覺, 後廣本覺, 初中有三, 一者總標滿不滿義, 二者別解始覺差別, 三者總明不異本覺,

又以覺心源故, 名究竟覺, 不覺心源故, 非究竟覺,

總標中言覺心源故名究竟覺者, 在於佛地, 不覺心源故非究竟覺者, 金剛已還也,

此義云何, 如凡夫人覺知前念起惡故, 能止後念令其不起, 雖復名覺, 卽是不覺故, 如二乘觀智, 初發意菩薩等, 覺於念異, 念無異相, 以捨麤分別執著相故, 名相似覺, 如法身菩薩等, 覺於念住, 念無住相, 以離分別麤念相故, 名隨分覺, 如菩薩地盡, 滿足方便, 一念相應覺心初起, 心無初相, 以遠離微細念故, 得見心性, 心卽常住, 名究竟覺, 是故脩多羅說, 若有衆生能觀無念者, 則爲向佛智故,

次別解中, 約四相說, 此中先明四相, 然後消文, , 此中四相, 爲當同時, 爲是前後, 此何所疑, 若同時那, 論說四相覺時差別, 若前後那, 下言四相俱時而有, 或有說者, 此依薩婆多宗四相, 四體同時, 四用前後, 用前後故, 覺時差別, 體同時故, 名俱時而有, 或有說者, 是依成實前後四相, 而言俱時而有者, 以本覺望四相, 則無四相前後差別, 故言俱時而有, 皆無自立, 或有說者, 此是大乘秘密四相, 覺四相時, 前後淺深, 所覺四相, 俱時而有, 是義云何, 夫心性本來離生滅相, 而有無明迷自心性, 由違心性離於寂靜, 故能生起動念四相, 四相無明和合力故, 能令心體生住異滅, 如似少乘論議之中, 心在未來未逕生滅, 而由業力引於四相, 能令心法生住異滅, 大乘四相當知亦爾, 如經言, 卽此法身, 爲諸煩惱之所漂動, 往來生死, 名爲衆生, 此論下文云自性淸淨心因無明風動, 正謂此也, 總說雖然, 於中分別者, 四相之內各有差別, 謂生三, 住四, 異六, 滅七, 生相三者, 一名業相, 謂由無明不覺念動, 雖有起滅, 見相未分, 猶如未來生相將至正用之時, 二者轉相, 謂依動念轉成能見, 如未來生至正用時, 三者現相, 謂依能見現於境相, 如未來生至現在時, 無明與此三相和合, 動一心體隨轉至現, 猶如小乘未來藏心, 隨其生相轉至現在, 今大乘中如來藏心隨生至現, 義亦如是, 此三皆是阿梨耶識位所有差別, 於中委悉, 下文當說, 是名甚深三種生相, 住相四者, 由此無明與生和合, 迷所生心無我我所, 故能生起四種住相, 所謂我癡我見我愛我慢, 如是四種依生相起能相心體, 令至住位內緣而住, 故名住相, 此四皆在第七識位, 異相六者, 無明與彼住相和合, 不覺所計我我所空, 由是能起六種異相, 所謂貪瞋癡慢疑見, 如新論云, 煩惱自性唯有六種, 此之謂也, 無明與此六種和合, 能相住心令至異位外向攀緣, 故名異相, 此六在於生起識位, 滅相七者, 無明與此異相和合, 不覺外塵違順性離, 由此發起七種滅相, 所謂身口七支惡業, 如是惡業, 能滅異心令墮惡趣, 故名滅相, 猶如小乘滅相, 滅現在心, 令入過去, 大乘切皆因根本無明, 如經言無明住地其力最大, 此論云當知無明力能生一切染法也, 又所相之心, 一心而來, 能相之相, 無明所起, 所起之相, 隨其所至, 其用有差別, 取塵別相, 名爲數法, 良由其根本無明違平等性故也, 其所相心, 隨所至處, 每作總主, 了塵通相, 說名心王, 由其本一心是諸法之總源故也, 如中邊論云, 唯塵智名心, 差別名心法, 長行釋云, 若了塵通相名心, 取塵別相名爲心法, 瑜伽論中亦同是說, 以是義故, 諸外道等多於心王計爲宰主作者受者, 由不能知其無自性隨緣流轉故也, 總此四相名爲一念, 約此一念四相, 以明四位階降, 欲明本依無明不覺之力, 起生相等種種夢念, 動其心源, 轉至滅相, 長眠三界, 流轉六趣, 今因本覺不思議熏, 起厭樂心, 漸向本源, 始息滅相乃至生相, 朗然大悟, 覺了自心本無所動, 今無所靜, 本來平等, 住一如**, 如經所說夢度河喩, 此中應廣說大意如是, 次消其文, 約於四相以別四位, 四位之中各有四義, 一能覺入, 二所覺相, 三覺利益, 四覺分齊, 初位中言如凡夫人者, 是能覺入, 位在十信也, 覺知前念起惡者, 顯所覺相, 未入十信之前, 具起七支惡業, 今入信位, 能知七支實爲不善, 故言覺知前念起惡, 此明覺於滅相義也, 能止後念令不起者, 是覺利益, 前由不覺, 起七支惡念, 今旣覺故, 能止滅相也, 言雖復名覺卽是不覺者, 明覺分齊, 雖知滅相實是不善, 而猶未覺滅相是夢也, 第二位中言如二乘觀智初發意菩薩等者, 十解以上三賢菩薩, 十解初心, 名發心住, 擧此初入, 兼取後位, 故言初發意菩薩等, 是明能覺入也, 覺於念異者, 明所覺相, 如前所說六種異相, 分別內外計我我所, 此三乘入了知無我, 以之故言覺於念異, 欲明所相心體無明所眠, 夢於異相, 起諸煩惱, 而今漸與智慧相應, 從異相夢而得微覺也, 念無異相者, 是覺利益, 旣能覺於異相之夢, 故彼六種異相永滅, 以之故言念無異相也, 捨麤分別執著相故名相似覺者, 是覺分齊, 分別違順起, 貪瞋等, 是名麤分別執著相, 雖捨如是麤執著想, 而猶未得無分別覺, 故名相似覺也, 第三位中法身菩薩等者, 初地以上十地菩薩, 是能覺入也, 覺於念住者, 住相之中, 雖不能計心外有塵, 而執入法內緣而住, 法身菩薩通達二空, 欲明所相心體前覺異相, 而猶眠於住相之夢, 今與無分別智相應, 從住相夢而得覺悟, 故言覺於念住, 是所覺相也, 念無住相者, 四種住相滅而不起, 是覺利益也, 以離分別麤念相者, 入我執, 名分別, 簡前異相之麤分別, 故不名麤, 法我執, 名爲麤念, 異後生相之微細念, 故名麤念, 雖復已得無分別覺, 而猶眠於生相之夢, 故名隨分覺, 是覺分齊也, 第四位中如菩薩盡地者, 謂無垢地, 此是總擧, 下之二句, 別明二道, 滿足方便者, 是方便道, 一念相應者, 是無間道, 如對法論云, 究竟道者, 謂金剛喩定, 此有二種, 謂方便道攝, 無間道攝, 是明能覺入也, 覺心初起者, 是明所覺相, 心初起者, 依無明有生相, 迷心體令動念, 今乃證知離本覺無不覺, 卽動念是靜心, 故言覺心初起, 如迷方時謂東爲西, 悟乃知西卽是東, 當知此中覺義亦爾也, 心無初相者, 是明覺利益, 本由不覺, 有心元起, 今旣覺故, 心無所起, 故言心無初相, 前三位中雖有所離, 而其動念猶起未盡, 故言念無住相等, 今究竟位, 動念都盡, 唯一心在, 故言心無初相也, 遠離以下, 明覺分齊, 於中二句, 初正明覺分齊, 是故以下, 引經證成, 業相動念, 念中最細, 名微細念, 此相都盡, 永無所餘, 故言遠離, 遠離之時, 正在佛地, 前來三位, 未至心源, 生相未盡, 心猶無常, 今至此位, 無明永盡, 歸一心源, 更無起動, 故言得見心性, 心卽常住, 更無所進, 名究竟覺, 又復未至心源, 夢念未盡, 欲滅此動望到彼岸, 而今旣見心性, 夢想都盡, 覺知自心本無流轉, 今無靜息, 常自一心, 住一如**, 故言得見心性, 心卽常住, 如是始覺不異本覺, 由是道理名究竟覺, 此是正明覺分齊也,

別記, , 若言始覺同於本覺離生滅者, 此說云何通, 如攝論云, 本旣常住, 末依於本, 相續恆在, 乃至廣說, , 二意異故, 理不相違, 何者, 此論主意, 欲顯未由不覺動於靜心, 今息不覺還歸本靜, 故成常住, 彼攝論意, 欲明法身本來常住不動, 依彼法身起福慧二行, 能感萬德報果, 旣爲因緣所起, 是故不離生滅, 故說相續, 具義而說, 始成萬德, 要具二義, 依前義故常住, 依後義故生滅, 生滅常住不相妨礙, 以一一念迷遍三世不過一念故, 如似一一毛孔皆遍十方, 雖遍十方不增毛孔, 佛佛如是無障無礙, 豈容偏執於其間哉, 如華嚴經偈云, 牟尼離三世, 相好悉具足, 住於無所住, 法界悉淸淨, 因緣故法生, 因緣故法滅, 如是觀如來, 究竟離癡惑, 今二論主, 各述一義, 有何相妨耶,

引證中, 言能觀無念者則爲向佛智故者, 在因地時, 雖未離念, 而能觀於無念道理, 說此能觀爲向佛地, 以是證知佛地無念, 此是擧因而證果也, 若引通說因果文證者, 金鼓經言, 依諸伏道起事心滅, 依法斷道依根本心滅, 依勝拔道根本心盡, 此言諸伏道者, 謂三十心, 起事心滅者, 猶此論中捨麤分別執著想, 卽是異相滅也, 法斷道者, 在法身位, 依根本心滅者, 猶此中說捨分別麤念相, 卽是住相滅也, 勝拔道者, 金剛喩定, 根本心盡者, 猶此中說遠離微細念, 是謂生相盡也, 上來別明始覺差別,

又心起者, 無有初相可知, 而言知初相者, 卽謂無念, 是故一切衆生不名爲覺以從本來念念相續.未曾離念, 故說無始無明, 若得無念者, 則知心相生住異滅, 以無念等故, 而實無有始覺之異.以四相俱時而有, 皆無自立, 本來平等, 同一覺故,

第三總明始覺不異本覺, 此中有二, 一者重明究竟覺相, 二者正明不異本覺, 初中有三, 一者直顯究竟相, 二者擧非覺顯是覺, 三者對境廣顯智滿, 初中言又心起者者, 牒上覺心初起之言, 非謂覺時知有初相, 故言無有初相可知, 而說覺心初起相者, 如覺方時知西是東, 如是如來覺心之時, 知初動相卽本來靜, 是故說言卽謂無念也, 是故以下, 擧非顯是, 如前所說無念是覺, 是故有念不得名覺, 是卽金剛心以還一切衆生未離無始無明之念, 依是義故不得名覺, 然前對四相之夢差別, 故說漸覺, 今約無明之眠無異, 故說不覺, 如仁王經言, 始從伏忍至頂三昧, 照第一義諦, 不名爲見, 所謂見者, 是差婆若故, 若得以下, 對境顯智, 若至心原得於無念, 卽能遍知一切衆生一心動轉四相差別, 故言卽知心相生住異滅, 次言以無念等故者, 釋成上義, 此中有疑云, 佛得無念, 衆生有念, 有無隔別, 云何無念能知有念, 作如是疑, 故遣之云, 衆生有念本來無念, 得無念與彼平等, 故言以無念等故, 是明旣得平等無念, 故能遍知諸念四相也, 此下第二正明無異, 雖曰始得無念之覺, 而覺四相本來無起, 待何不覺而有始覺, 故言實無始覺之異, 下釋此義, (別記云, 以四相生起, 義有前後, 而從本已來, 同時相依) 四相俱有爲心所成, 離一心外無別自體, 故言俱時而有皆無自立, 皆無自立, 故本來平等, 同一本覺也,

別記, 猶如海水之動, 說名爲波, 波無自體, 故無波之動, 水有自體, 故有水之動, 心與四相義亦如是, 爲顯是義, 故四卷經云, 大慧, 七識不流轉, 不受苦樂, 非涅槃因, 如來藏者, 受苦樂, 與因俱, 若生若滅, 又夫人經云, 於此六識及心法智, 此七法刹那不住, 不種衆苦, 不得厭苦樂求涅槃, 世尊, 如來藏者, 無前際, 不起不滅法, 種諸苦, 得厭苦樂求涅槃, 又云, 生死者, 此二法是如來藏, 世間言說故有死有生, 非如來藏有生有死, 此二經意同明卽如來藏流轉生死, 生死根本無自體, 無自體故無別流轉, 相旣無轉, 體何由動, 故言非如來藏有生有死, 由是義故, 四相唯是一心, 不覺卽同本覺, 故言本來平等同一覺也,

 

 

大乘起信論疏記會本卷三

馬鳴菩薩造論 梁天竺三藏眞諦譯

海東沙門元曉疏, 並別記

 

以下廣本覺, 於中有二, 先明隨染本覺, 後顯性淨本覺,

復次本覺隨染分別, 生二種相, 與彼本覺不相捨離, 云何爲二, 一者智淨相, 二者不思議業相, 智淨相者, 謂依法力熏習, 如實修行, 滿足方便故, 破和合識相, 滅相續心相, 顯現法身, 智淳淨故, 此義云何, 以一切心識之相, 皆是無明, 無明之相, 不離覺性, 非可壞, 非不可壞, 如大海水, 因風波動, 水相風相不相捨離, 而水非動性, 若允止滅, 動相則滅, 溼性不壞故, 如是衆生自性淸淨心, 因無明風動, 心與無明俱無形相, 不相捨離, 而心非動性, 若無明滅, 相續則滅, 智性不壞故, 不思議業相者, 以依智淨, 能作一切勝妙境界, 所謂無量功德之相, 常無斷絶, 隨衆生根, 自然相應, 種種而現, 得利益故,

初中有三, 一者總標, 二者列名, 三者辨相, 初中言生二種相者, 如是二種相, 在隨動門, 故言生也, 此二不離性淨本覺, 故言與彼不相捨離, 第二列名中, 言智淨相者, 正明隨染本覺之相, 不思議業相者, 明此本覺還淨時業也, 第三辨相中, 先辨智淨相, 於中有三, 法喩與合, 法中有二, 直明, 重顯, 初中言法力熏習者, 謂眞如法內熏之力, 依此熏力修習資糧, 得發地上如實修行, 至無垢地滿足方便, 由是能破和合識內生滅之相, 顯其不生不滅之性, 故言破和合識相顯現法身, 此時能滅相續心中業相轉相, 令其隨染本覺之心, 遂得歸源, 成淳淨智, 故言滅相續心相智淳淨故, 此中相續識者, 猶是和合識內生滅之心, 但爲顯現法身, 故說破和合識, 爲成應身淨智, 故說滅相續心相, 然不滅相續心, 但滅相續心之相也, 如經說言, 是故大慧, 諸識自相滅, 自相滅者業相滅, 若自相滅者, 不異外道斷見戱論, 諸外道說, 離諸境界, 相續識滅, 相續識滅已, 卽滅諸識, 大慧, 若相續識滅者, 無始世來諸識應滅, 乃至廣說也, 此義云何以下, 重顯前說滅不滅義, 一切心識之相皆是無明者, 謂業識轉識等諸識相, 無明所起, 皆是不覺, 以之故言皆是無明, 如是諸識不覺之相, 不離隨染本覺之性, 以之故言不離覺性, 此無明相, 與本覺性, 非一非異, 非異故非可壞, 而非一故非不可壞, 若依非異非可壞義, 說無明轉卽變爲明, 若就非一非不可壞之義, 說無明滅覺性不壞, 今此文中依非一門, 故說滅相續心相也, 喩中言水非動性者, 明今之動非自性動, 但隨他動, 若自性動者, 動相滅時, 溼性隨滅, 而隨他動, 故動相雖滅, 溼性不壞也, 合中言無明滅者, 本無明滅, 是合風滅也, 相續卽滅者, 業識等滅, 合動相滅也, 智性不壞者, 隨染本覺神解之性名爲智性, 是合溼性不壞也, 次釋不思議業相中, 依智淨者, 謂前隨染本覺之心, 始得淳淨, 是始覺智, 依此智力現應化身, 故言無量功德之相, 此所現相, 無始無終, 相續不絶, 故言無斷, 如金鼓經言, 應身者, 從無始生死相續不斷故, 一切諸佛不共之法能攝持故, 衆生不盡, 用亦不盡, 故說常住, 寶性論云, 何者成就自身利益, 謂得解脫, 遠離煩惱障智障得無障礙淸淨法身, 是名成就自身利益, 何者成就他身利益, 旣得成就自身利益已, 無始世來, 自然依彼二種佛身, 示現世間自在力行, 是名成就他身利益, , 始得自利已, 方起利他業, 云何利他說無始耶, 解云, 如來一念, 遍應三世, 所應無始故, 能應則無始, 猶如一念圓智, 遍達無邊三世之境, 境無邊故, 智亦無邊, 無邊之智所現之相, 故得無始亦能無終, 此非心識思量所測, 是故名爲不思議業也,

復次覺體相者, 有四種大義, 與虛空等, 猶如淨鏡, 云何爲四, 一者如實空鏡, 遠離一切心境界相, 無法可現, 非覺照義故, 二者因熏習鏡, 謂如實不空, 一切世間境界, 悉於中現, 不出不入, 不失不壞, 常住一心, 以一切法卽眞實性故, 又一切染法所不能染, 智體不動, 具足無漏, 熏衆生故, 三者法出離鏡, 謂不空法, 出煩惱礙.智礙離和合相, 淳淨明故, 四者緣熏習鏡, 謂依法出離故 徧遍照衆生之心, 令修善根, 隨念示現故,

次明性淨本, 覺之相, 於中有二, 一者總標, 二者別解, 初中言與虛空等者, 無所不遍故, 猶如淨鏡者, 離垢現影故, 四種義中, 第一第三, 依離垢義以況淨鏡, 第二第四, 依現像義亦有淨義也, 別解之中別顯四種, 此中前二在於因性, 其後二種在於果地, 前二種者, 明空與智, 如涅槃經言, 佛性者第一義空, 第一義空名爲智慧, 智者見空及與不空, 愚者不見空與不空, 乃至廣說, 今此初中言遠離一切心境界相者, 卽顯彼經第一義空也, 無法可現非覺照義者, 是釋不見空與不空也, 第二中言一切世間境界悉於中現者, 是釋彼經智慧者見空及與不空, 如彼經言, 空者一切生死, 不空者謂大涅槃故, 此中但現生死境界, 旣現於鏡, 故言不出而不染鏡, 故曰不入, 隨所現像, 同本覺量, 等虛空界, 遍三世際, 故無念念之失, 亦無滅盡之壞, 故言不失不壞常住一心等也, 上來明其淨鏡之義, 又一切下, 釋因熏習義也, 第三中言出於二礙淳淨明者, 是明前說因熏習鏡出纏之時爲法身也, 第四中言依法出離故遍照衆生心者, 卽彼本覺顯現之時, 等照物機, 示現萬化, 以之故言隨念示現, 此與前說不思議業有何異者, 彼明應身始覺之業, 此顯本覺法身之用, 隨起一化, 有此二義, 總說雖然, 於中分別者, 若論始覺所起之門, 隨緣相屬而得利益, 由其根本隨染本覺, 從來相關有親疏故, 論其本覺所顯之門, 普益機熟不簡相屬, 由其本來性淨本覺, 等通一切無親疏故, 廣覺義竟,

別記, 四種鏡中, 第二因熏習者, 此性功德, 能作正因, 熏衆生心能起厭樂, 及諸加行乃至佛果, 言因熏習, 一切諸法悉於中現, 故名爲鏡, 如華嚴云, 譬如深大海, 珍寶不可盡, 於中悉顯現, 衆生形類像, 甚深因緣海, 功德寶無盡, 淸淨法身中, 無像而不現, 正謂此也, 第四緣熏習者, 始起圓智, 作增上緣, 熏衆生心令起厭樂, 及諸加行乃至佛果, 故名緣熏, 此諸行德不離圓智, 是彼智影, 故名爲鏡, 如佛地經說大圓鏡智能起一切衆生諸善法影, 此之謂也, 餘二種鏡, 義顯可知,

次釋不覺, 於中有三, 先明根本不覺, 次顯枝末不覺, 第三總結本末不覺

所言不覺義者, 謂不如實知眞如法一故, 不覺心起而有其念, 念無自相, 不離本覺, 猶如迷人, 依方故迷, 若離於方則無有迷, 衆生亦爾, 依覺故迷, 若離覺性, 則無不覺, 以有不覺妄想心故, 能知名義, 爲說眞覺, 若離不覺之心則無眞覺自相可說,

初中亦二, 先明不覺依本覺立, 後顯本覺亦待不覺, 初中有三, 謂法, , , 初中言不如實知眞如法一故者, 根本無明, 猶如迷方也, 不覺心起而有其念者業相動念, 是如邪方, 如離正東無別邪西, 故言念無自相不離本覺, 喩合之文, 文相可見也, 次明本覺亦待不覺, 於中有二, 初言以有不覺妄想心者, 無明所起妄想分別, 由此妄想能知名爲, 故有言說說於眞覺, 是明眞覺之名待於妄想也, 若離不覺則無眞覺自相可說者, 是明所說眞覺必待不覺, 若不相待, 則無自相, 待他而有, 亦非自相, 自相旣無, 何有他相, 是顯諸法無所得義, 如下文言, 當知一切染法淨法皆悉相待, 無有自相可說, 智度論云, 若世諦如毫釐許有實者, 第一義諦亦應有實, 此之謂也,

此下廣顯枝末不覺, 於中有二, 先明細相, 後顯麤相,

復次依不覺故生三種相, 與彼不覺相應不離, 云何爲三, 一者無明業相, 以依不覺故心動, 說名爲業, 覺則不動, 動則有苦, 果不離因故, 三者能見相, 以依動故能見, 不動則無見, 三者境界相, 以依能見故境界妄現, 離見則無境界,

初中亦二, 總標, 別釋, 初中言與彼不覺相應不離者, 本末相依, 故日相應, 非如王數相應之義, 此爲不相應染心故,

別記, 此中先三相是微細, 猶在刵梨耶識位, 後六麤相, 是餘七識, 但望彼根本無明, 皆是所起之末, 通名枝未不覺也,

別釋中言無明業相者, 依無明動, 名爲業相故, 起動義是業義, 故言心動說名爲業也, 覺則不動者, 擧對反顯, 得始覺時, 則無動念, 是知今動, 只由不覺也, 動則有苦者, 如得寂靜, 卽是極樂, 故今云動卽是苦也, 業相是無苦, 無明是無集, 如是因果俱時而有, 故言果不離因故, 然此業相雖有動念, 而是極細能所未分, 其本無明當知亦爾, 如無想論云, , 此識何相何境, , 相及境不可分別, 一體無異, , 若爾, 云何知有, , 由事故知有此識, 此識能起一切煩惱業果報事, 譬如無明常起, 此無明可欲分別不, 若可分別, 非謂無明, 若不可分別, 則應非有, 而是有非無, 亦由欲瞋等事, 知有無明, 本識亦爾, 故此等文意, 正約業相顯本識也, 第二能見相者, 卽是轉相, 依前業相轉成能緣, 故言以依動能見, 依性靜門則無能見, 故言不動則無見也, 反顯能見要依動義, 如是轉相雖有能緣, 而未能顯所緣境相, 直是外向, 非託境故, 如攝論云, 意識緣三世, 及非三世境, 是則可知此識所緣境不可知故, 此言不可知者, 以無可知境故, 如說十二因緣始不可知, 此亦如是, 是約轉相顯本識也, 第三境界相者, 卽是現相, 依前轉相能現境界, 故言能見故境界妄現, 如四卷經言, 大慧, 略說有三種識, 廣說有八相, 何等爲三, 謂眞識, 現識, 分別事識, 譬如明鏡持諸色像, 現識處亦復如是, 又下文言, 譬如藏識頓分別知, 自心現身及身安立受用境界,

別記, 頓分別者, 是能見相, 自心及現等, 是境界相, 瑜伽論中亦同此說, 如是等文, 是約後二相說, 此二雖有二分, 不離業相, 是唯量門, 業相雖無能所, 含有二分, 是唯二門, 此三皆是異熟識攝, 但爲業煩惱所惑義邊, 不別業相動轉差別轉相等異, 是故總說爲異熟識, 爲無明風所動義邊, 從細至麤動轉差別, 是故細分立三種相, 又此三但爲無明所動, 故在第八, 後六乃爲境界所動, 故在七識, 卽由是義, 故說七識一向生滅, 不同梨耶俱含二義也,

此論下文明現識云, 所謂能現一切境界, 猶如明鏡現於色像, 現識亦爾, 以一切時任運而起常在前故, 如是等文, 約於現相以顯本識, 如是現相旣在本識, 何況其本轉相業相, 反在六七識中說乎,

以有境界緣故, 復生六種相, 云何爲六, 一者智相, 依於境界, 心起分別, 愛與不愛故, 二者相續相, 依於智故, 生其苦樂, 覺心起念, 相應不斷故, 三者執取相, 依於相續, 緣念境界, 住持苦樂, 心起著故, 四者計名字相, 依於妄執, 分別假名言相故, 五者起業相, 依於名字, 尋名取著, 造種種業故, 六者業繫苦相, 以依業受果, 不自在故,

次明麤相, 於中亦二, 總標, 別釋, 初言以有境界緣者, 依前現識所現境故, 起七識中六種麤相, 是釋經言境界風所動七識波浪轉之意也,

別記, 以有境界緣故生六相者, 前細相中, 依能見現境界, 非境界動能見, 此後六相, 爲彼所現境界所動, 非此六種能現彼境, 別義如是, 通而言之, 彼亦還依自所現境, 此還能作自所依境, 今此論中, 宜就別門, 故言有境界故生六種相,

次別釋中, 初之一相, 是第七識, 次四相者, 在生起識後一相者, 彼所生果也, 初言智相者, 是第七識麤中之始, 始有慧數分別我塵, 故名智相, 如夫人經言, 於此六識及心法智, 此七法刹那不住, 此言心法智者, 慧數之謂也, 若在善道, 分別可愛法, 計我我所, 在惡道時, 分別不愛法, 計我我所, 故言依於境界心起分別愛與不愛故也, 具而言之, 緣於本識, 計以爲我, 緣所現境, 計爲我所, 而今此中就其麤顯, 故說依於境界心起, 又此境界不離現識, 猶如影像不離鏡面, 此第七識直爾內向計我我所, 而不別計心外有塵, 故餘處說還緣彼識, (別記云, 但就我執之境, 故說緣識, 除我所執境, 故不說亦緣境界) , 云何得知第七末那, 非但緣識, 亦緣六塵, , 此有二證, 一依比量, 二聖言量, 言比量者, 此意根必與意識同境, 是立宗也, 不共所依故, 是辨因也, 諸是不共所依, 必與能依同境, 如眼根等, 是隨同品言也, 或時不同境者, 必非不共所依, 如次第滅意根等, 是遠離言也, 如是宗因譬喩無過, 故知意根亦緣六塵也,

別記, 若言此意與意識不必同緣者, 亦可眼與眼識不必同境, 俱是不共所依故, 眼等識根旣不得爾, 無同類故, 義不得成, 若言此意非不共依者, 則無不共依識不應起, 如眼識等, 只是自敎相違過失, 如佛經說, 眼不壞故, 眼識得生, 乃至意不壞故, 意識得生, 乃至廣說, 又論說此不共依, 故知此意, 但緣於識, 不緣餘境, 是義不成,

若依是義, 能依意識緣意根時, 所依意根亦對自體, 以有自證分故無過, 亦緣自所相應心法, 以無能障法故得緣, 諸心心所法皆證自體, 是故不廢同一所緣, 此義唯不通於五識, 依色根起不通利故, 但對色塵, 非餘境故,

別記, 莊嚴論云, 已說求染淨, 次說求唯識, 偈曰, 能取及所取, 此二唯心光, 貪光及信光, 二光無二法, 釋曰, 上半者, 求唯識人應知能取所取唯是心光, 下半者, 如是貪等煩惱光, 及信等善法光, 如是二光, 亦無染淨二法, 何以故, 不離心光別有貪等信等染淨法故, 以此文證, 故知諸心數法, 亦爲心光所照, 故不離心光, 以不離心光, 故卽是心光也, 如鏡中像, 鏡光所照, 是故此像不離鏡光, 以不離故, 卽是鏡光, 當知此中道理亦爾, 然雖似影像, 無別本法所不緣者, 設有本法心數, 異影像心數者, 則同一所緣之義不成故,

聖言量者有經有, 金鼓經言, 眼根受色, 耳根分別聲, 乃至意根分別一切諸法, 大乘意根, 卽是末那, 故知遍緣一切法也, 又對法論十種分別中言, 第一相分別者, 謂身所居處所受用義, 彼復如其次第以諸色根器世界色等境界爲相, 第二相顯現分別者, 謂六識身及意, 如前所說取相而顯現故, 此中五識, 唯現色等五塵, 意識及意, 通現色根及器世界色等境界, 設使末那不緣色根器世界等, 則能現分別唯應取六識, 而言及意, 故知通緣也, 且置傍論, 還釋本文, 第二相續相者, 是生起識, 識蘊, 是麤分別, 遍計諸法得長相續, 又能起愛取, 引持過去諸行不斷, 亦得潤生, 能令未來果報相續, 依是義故名相續相, 不同前說相續心也, 依於智者, 依前智相爲根所生故, 所依是細, 唯一捨受, 能依是麤, 具起苦樂, 故言生起苦樂也, 又所依智相, 內緣而住, 不計外塵, 故是似眠, 此相續識, 遍計內外, 覺觀分別, 如似覺悟, 以之故言覺心起念, 起念卽是法執分別, 識蘊與此麤執相應, 遍馳諸境, 故言相應不斷故也, 第三執取相者, 卽是受蘊, 以依識蘊, 分別違順, 領納苦樂, 故言依於相續乃至住苦樂等也, 第四計名字相者, 卽是想蘊, 依前受蘊, 分別違順等名言相, 故言依妄執乃至名言相故也, 第五起業相者, 卽是行蘊, 依於想蘊所取名相, 而起思數造作善惡, 故言依於名字乃至造種種業故也, 第六業繫苦相者, 依前行蘊所造之業, 而受三有六趣苦果, 故言依業受果不自在故也,

當知無明能生一切染法, 以一切染法, 皆是不覺相故,

第三總結, 如前所說六種麤相, 依於現相所現境起, 三種細相, 親依無明, 如是六三, 總攝諸染, 是故當知無明住地, 能生一切染法根本, 以諸染相雖有麤細, 而皆不覺諸法實相, 不覺之相是無明氣, 故言一切染法皆是不覺相故, 第二依義別, 解有三分內, 第一略明功能, 第二廣顯體相如是二分竟在於前,

復次覺與不覺有二種相, 云何爲二, 一者同相, 二者異相, 言同相者, 譬如種種瓦器, 皆同微塵性相, 如是無漏無明種種業幻, 皆同眞如性相, 是故脩多羅中, 依於此眞如義故, 說一切衆生本來常住入於涅槃, 菩提之法, 非可修相, 非可作相, 畢竟無得, 亦無色相可見, 而有見色相者, 唯是隨染業幻所作, 非是智色不空之性, 以智相無可見故, 言異相者, 如種種瓦器, 各各不同, 如是無漏無明, 隨染幻差別, 性染幻差別故,

第三明同異相, 此中有三, 總標, 列名, 次第辨相, 辨相之中, 先明同相, 於中有三, 一者引喩, 二者合喩, 三者引證, 第二中言無漏者, 本覺始覺也, 無明者, 本末不覺也, 此二皆有業用顯現, 而非定有, 故名業幻, 第三中言本來常住入於涅槃菩提法者, 如大品經言, 以是智慧, 斷一切結使, 入無餘涅槃, 元是世俗法, 非第一義, 何以故, 空中無有滅, 亦無使滅者, 諸法畢竟空, 卽是涅槃故, 又言, 何義故爲菩提, 空義, 是菩提義, 如義, 法性義, 實際義, 是菩提義, 復次諸法實相, 不誑不異, 是菩提義故, 當知此中約於性淨菩提, 本來淸淨涅槃, 故諸衆生本來入也, 非可修相者, 無因行故, 非可作相者, 無果起故, 畢竟無得者, 以無能得者, 無得時無得處故, 亦無以下, 猶是經文, 而非此中所證之要, 但是一處相續之文, 是故相從引之而已, 明異相中, 先喩, 後合, 合中言隨染幻差別者, 是無漏法, 性染幻差別者, 是無明法, 何者, 本末無明, 違平等性, 是故其性自有差別, 諸無漏法, 順平等性, 直置其性, 應無差別, 但隨染法差別之相, 故說無漏有差別耳, 謂對業識等染法差別, 故說本覺恆沙性德, 又對治此諸法差別, 故成始覺萬德差別, (別記云, 是故無漏, 但隨彼染而有差別, 不由自性有差別也) 然如是染淨, 皆是相待, 非無顯現, 而非是有, 是故通名幻差別也, 上來廣釋立義分中是心生滅竟在於前,

此下第二釋其因緣, 於中有二, 先明生滅依因緣義, 後顯所依因緣體相,

初中亦二總標, 別釋,

復次生滅因緣者, 所謂衆生依心, , 意識轉故.

初中言因緣者, 阿梨耶心體變作諸法, 是生滅因, 根本無明熏動心體, 是生滅緣, 又復無明住地諸染根本起諸生滅, 故說爲因.六塵境界能動七識波浪生滅.是生滅緣.依是二義以顯因緣, 諸生滅相聚集而生, 故名衆生, 而無別體, 唯依心體, 故言依心, 卽是梨耶自相心也, 能依衆生, 是意意識, 以之故言意意識轉,

以下別釋, 於中有三, 先釋依心, 次釋意轉, 後釋意識轉,

此義云何, 以依阿梨耶識說有無明,

初中言阿梨耶識者, 是上說心卽是生滅之因, 說有無明者, 在梨耶識卽是生滅之緣, 欲明依此因緣意意識轉, 故言以依阿梨耶識說有無明, 上總標中略標其因, 是故但言依心, 此別釋中具顯因緣, 故說亦依梨耶識內所有無明也, (別記云, 當知無明住地, 非七識攝, 亦非爲 彼所熏種子)

不覺而起, 能見, 能現, 能取境界, 起念相續, 故說爲意, 此意復有五種名, 云何爲五, 一者名爲業識, 謂無明力不覺心動故, 二者名爲轉識, 依於動心能見相故, 三者名爲現識, 所謂能現一切境界, 猶如明鏡現於色像, 現識亦爾, 隨其五塵對至卽現, 無有前後, 以一切時任運而起常在前故, 四者名爲智識, 謂分別染淨法故, 五者名爲相續識, 以念相應不斷故, 住持過去無量世等善惡之業令不失故, 復能成熟現在未來苦樂等報無差違故, 能令現在已經之事, 忽然而念, 未來之事, 不覺妄慮, 是故三界虛僞, 唯心所作, 離心則無六塵境界, 此義云何, 以一切法, 皆從心起, 妄念而生, 一切分別, 卽分別自心, 心不見心, 無相可得, 當知世間一切境界, 皆依衆生無明妄心而得住持, 是故一切法, 如鏡中像, 無體可得, 唯心虛妄, 以心生則種種法生, 心滅則種種法滅故

次釋意轉, 於中有三, 一者略明意轉, 二者廣顯轉相, 三者結成依心之義, 初中卽明五種識相, 不覺而起者, 所依心體, 由無明熏, 擧體起動, 卽是業識也, 言能見者, 卽彼心體轉成能見, 是爲轉識, 言能現者, 卽彼心體復成能現, 卽是現識, 能取境界者, 能取現識所現境界, 是爲智識, 起念相續者, 於所取境起諸麤念是相續識, 依此五義次第轉成, 能對諸境而生意識, 故說此五以爲意也, (別記云, 此中第五, 猶是意識, 而約生後義, 通入意中攝) 此意以下, 第二廣明, 於中有二, 總標, 別釋, 別釋中言無明力者, 擧所依緣, 不覺心動者, 釋其業義, 起動之義是業義故, 轉識中言依於動心能見相故者, 依前業識之動轉成能見之相, 然轉識有二, 若就無明所動轉成能見者, 是在本識, 如其境界所動轉成能見者, 是謂七識, 此中轉相, 約初義也, (別記云, 又有處說, 諸是能見, 通名轉識, 則通八識) 現識中言能現一切境界者, 依前轉識之見, 復起能現之用, 如上文言以依能見故境界妄現, 當知現識依於轉識, 非能見用卽是能現, 是故前言能見能現, 次喩, 後合, 合中言五塵者, 且擧麤顯以合色像, 實論通現一切境故, 以一切時任運而起常在前故者, 非如第六七識有時斷滅故, 以是文證, 當知是三 皆在本識之內別用也,

別記, 三現相者, 猶是上三相中境界相, 但此中爲明離轉識無別境相, 故擧能現明所現境, 言猶如明鏡現色相者, 如四卷經云, 大慧, 略說有三種識, 廣說有八相, 何等爲三, 謂眞識, 現識, 及分別事識, 譬如明鏡持諸色像, 現識處現亦復如是, 又此文中說現義云, 以一切時任運而起常在前故, 當知現識定在第八, 其業識等與此作本, 其相彌細, 如何强將置七識中, 其可乎, 言隨其五塵對至卽現者, 隨所起相皆不離見, 唯於能見鏡中而現, 故言對至卽現, 就實而言, 亦現法塵, 且約麤顯略擧之耳, , 此識境界寬狹云何, 此論中但說五塵楞伽經云, 阿梨耶識分別現境, 自身資生器世間等, 一時而知, 非是前後, 瑜伽論說, 阿賴耶識由於二種所緣境轉, 一由了別內執受者, 謂能了別遍計所執自性妄執習氣及諸色根根所依處, 此於有色界, 若在無色, 唯有習氣執受了別, 二由了別外無分別器相者, 謂能了別依止緣, 內執受阿梨耶識故, 於一切時無有間斷器世間相, 譬如燈燄生時, 內執膏炷, 外發光明, 如是阿梨耶識, 緣內執受境, 緣外器相, 生起道理, 應知亦爾, 中邊論云, 是識所取四種境界, 謂塵根我及識所攝, 實無體相, 所取旣無, 能取亂識, 亦復是無, 若依中邊論及楞伽經, 則習氣等非此識境, 若依瑜伽論, 聲塵及七種識等非其所緣, 依此論說, 現根及識等, 亦非此識所現境界, 如是相違, 云何和會, , 此非相違, 何以故, 不以言唯緣如此法故, 不言餘法非境界故, 問雖無相違, 而有不同, 不同之意, 可得而聞乎, , 不同之意, 各有道理, 如中邊論, 欲明現起諸法, 皆是本識所現, 離識之外更無別法, 是故唯說現行諸法, 習氣種子, 其相不顯, 與識無異, 是故不說, 瑜伽論等爲顯諸相無有離見自相續者, 故除心心法以外, 諸餘相續之法, 說爲此識所了別, 諸心之法, 離塵不立, 其義自顯, 故不別說, 諸餘論顯沒之意準之可知, 不可偏執一隅, 以謗通法之說也,

四智識者, 是第七識上六相內初之智相, 義如前說, 愛非愛果, 名染淨法, 分別彼法, 計我我所, 故言分別染淨法也, 第五相續識者, 卽是意識上六相中名相續相, 以念相應不斷故者, 法執相應, 得長相續, 此約自體不斷以釋相續義也, 住持以下, 約其功能釋相續義, 此識能起愛取煩惱, 故能引持過去無明所發諸行, 令成堪任來果之有, 故言住持乃至不失故, 又復能起潤生煩惱, 能使業果續生不絶, 故言成就無差違故, 如是三世因果流轉不絶, 功在意識, 以是義故名相續識, 次言念已經事慮未來事者, 顯此識用麤顯分別, 不同智識微細分別, 是知此識唯在意識.不同上說相續心也, 是故以下第三結明依心之義.於中有二, 先略, 後廣, 初言是故者, 是前所說五種識等依心而成, 以是義故, 三界諸法唯心所作, 如十地經言, 佛子, 三界但一心作, 此之謂也, 此義云何以下廣釋, 於中有二, 先明諸法不無而非是有, 後顯諸法不有而非都無, 初中言以一切法皆從心起妄念而生者, 是明諸法不無顯現也, 一切分別卽分別自心心不見心無相可得者, 是明諸法非有之義, 如十卷經言, 身資生住持, 若如夢中生, 應有二種心, 而心無二相, 如刀不自割, 指亦不自指, 如心不自見, 其事亦如是, 解云, 若如夢中所見諸事, 如是所見是實有者, 則有能見所見二相, 而其夢中實無二法, 三界諸心皆如此夢, 離心之外無可分別, 故言一切分別卽分別自心, 而就自心不能自見, 如刀指等, 故言心不見心, 旣無他可見, 亦不能自見, 所見無故, 能見不成, 能所二相皆無所得, 故言無相可得也, 此中釋難會通新古, 如別記中廣分別也,

別記, 如彼偈云, 非他非因緣, 分別分別事, 五法及二心, 寂靜無如是, , 如集量論說, 諸心心法, 皆證自體, 是名現量, 若不爾者, 如不曾見, 不應憶念, 此中經說, 云不自見, 如是相違, 云何會通, , 此有異意, 欲不相違, 何者, 此經論意, 欲明離見分外無別相分, 相分現無所見, 亦不可說卽此見分反見見分, 非二用故, 外向起故, 故以刀指爲同法喩, 集量論意, 雖其見分不能自見, 而有自證分用, 能證見分之體, 以用有異故, 向內起故, 故以燈燄爲同法喩, 由是義故, 不相違背, 又復此經論中爲顯實相故, 就非有義說無自見, 集量論主爲立假名故, 依非無義說有自證, 然假名不動實相, 實相不壞假名, 不壞不動, 有何相違, 如此中說離見無相, 故見不見相, 而餘處說相分非見分, 故見能見相分, 如是相違, 何不致怪, 當知如前亦不相壞, 又說爲顯假有, 故說有相有見, 爲顯假無, 故說無相無見, 假有不當於有, 故不動於無, 假無不當於無, 故不壞於有, 不壞於有, 故宛然而有, 不動於無, 故宛然而無, 如是甚深因緣道理, 蕭焉靡據, 蕩然無礙, 豈容違諍於其間哉,

當知以下, 次明非有而不無義, 初言當知世間乃至無體可得唯心虛妄者, 是明非有, 次言以心生則法生以下, 顯其非無, 依無明力不覺心動, 乃至能現一切境等, 故言心生則種種法生也, 若無明心滅境界隨滅, 諸分別識皆得滅盡, 故言心滅則種種法滅, 非約刹那以明生滅也, 廣釋意竟,

復次言意識者, 卽此相續識, 依諸凡夫取著轉深.計我我所, 種種妄執, 隨事攀緣, 分別六塵, 名爲意識, 亦名分離識, 又復說名分別事識, 此識依見愛煩惱增長義故,

次釋意識, 意識卽是先相續識, 但就法執分別相應生後義門, 則說爲意, 約其能起見愛煩惱從前生門, 說名意識, 故言意識者卽此相續, 乃至分別六塵名爲意識, 此論就其一意識義, 故不別出眼等五識, 故說意識分別六塵, 亦名分離識者, 依於六根別取六塵, 非如末那不依別根, 故名分離, 又能分別去來內外種種事相, 故復說名分別事識, 依見愛煩惱增長義故者, 是釋分別事識之義, 以依見修煩惱所增長, 故能分別種種事也, 上六相內受想行蘊相從入此意識中攝, 上來廣明生滅依因緣義竟,

 

 

 

大乘起信論疏記會本卷四

馬鳴菩薩造論 梁天竺三藏眞諦譯

海東沙門元曉疏 並別記

 

此下 第二重顯所依因緣體相 於中有二 一者 略明因緣甚深 二者廣顯因緣差別

依無明熏習所起識者 非凡夫能知 亦非二乘智慧所覺 謂依菩薩從初正信發心觀察 若證法身 得少分知 乃至菩薩究竟地 不能盡知 唯佛窮了 何以故 是心從本已來 自性淸淨而有無明 爲無明所染 有其染心 雖有染心 而常恆不變 是故 此義唯佛能知

初中有三 先標甚深 次釋 後結 初中言無明熏習所起識者 牒上所說依阿梨耶識說有無明不覺而起等也 非餘能知唯佛窮了者 標甚深也

別記 若此心體一向生滅直是染心 則非難了 又若一向常住唯是淨心 亦非難知 設使體實淨而相似染者 亦可易解 如其識體動而空性靜者 有何難了 而今此心體淨而體染 心動而心靜 染淨無二 動靜莫別 無二無別 而亦非一 如是之絶 故難可知

何以故下 次釋深義 從本已來自性淸淨而無明所染有其染心者 是明而恆染 雖有染心而常恆不變者 是明動而常靜 由是道理 甚深難測 如夫人經言 自性淸淨心 難可了知 彼心爲煩惱所染 亦難可了知 楞伽經言 以如來藏是淸淨相 客塵煩惱垢染不淨 我依此義 爲勝鬘夫人及餘菩薩等 說如來藏阿梨耶識共七識生 名轉滅相 大慧 如來藏阿梨耶識境界 我今與汝及諸菩薩甚深智者能了分別此二種法 諸餘聲聞辟支佛及外道等執著名字者 不能了知如是二法 是故此義唯佛能知者 第三結甚深也

 

以下 第二廣顯因緣差別 於中有六 一明心性因之體相 二顯無明緣之體相 三明染心諸緣差別 四顯無明治斷位地 五釋相應不相應義 六辨智礙煩惱礙義

所謂心性常無念故 名爲不變

初中釋上雖有染心而常不變之義 雖擧體動而本來寂靜 故言心性常無念也

以不達一法界故 心不相應 忽然念起 名爲無明

第二中言心不相應者 明此無明最極微細 未有能所王數差別 故言心不相應 唯此爲本 無別染法能細於此在其前者 以是義故說忽然起 如本業經言 四住地前更無法起 故名無始無明住地 是明其前無別爲始 唯此爲本 故言無始 猶是此論忽然義也 此約細麤相依之門說爲無前 亦言忽然起 非約時節以說忽然起 此無明相 如二障章廣分別也 是釋上言自性淸淨 而有無明所染 有其染心之句

別記 但除染心 從麤至細 能令根本無明 隨有漸捨漸輟之義 爲是義故 無明治斷 在後方說

染心者有六種 云何爲六 一者執相應染 依二乘解脫 及信相應地遠離故 二者不斷相應染 依信相應地修學方便 漸漸能捨 得淨心地究竟離故 三者分別智相應染 依具戒地漸離 乃至無相方便地究竟離故 四者現色不相應染 依色自在地能離故 五者能見心不相應染 依心自在地能離故 六者根本業不相應染 依菩薩盡地 得入如來地能離故

第三明染心諸緣差別 於中有二 總標 別釋 別釋之中 兼顯治斷 此中六染 卽上意識幷五種意 但前明依因而起義故 從細至麤而說次第 今欲兼顯治斷位故 從麤至細而說次第 第一執相應染者 卽是意識 見愛煩惱所增長義 麤分別執而相應故 若二乘人至羅漢位 見修煩惱究竟離故 若論菩薩 十解以上能遠離故 此言信相應地者 在十解位 信根成就 無有退失 名信相應 如仁王經言 伏忍聖胎三十人 十信十止十堅心 當知此中 十向名堅 十行名止 十信解名信 入此位時 已得人空 見修煩惱不得現行 故名爲離當知此論上下所明 約現起以說治斷也

別記 不論種子 是故與餘經所說治斷位地 亦有懸殊 不可致怪

第二不斷相應染者 五種意中之相續識 法執相應相續生起 不斷卽是相續異名 從十解位 修唯識觀尋思方便 乃至初地證三無性 法執分別不得現行 故言得淨心地究竟離故也 第三分別智相應染者 五替意中第四智識 七地以還 二智起時 不得現行 出觀緣事 任運心時 亦得現行 故言漸離 七地以上長時入觀 故此末那永不現行 故言無相方便地究竟離 此第七地 於無相觀有加行有功用 故名無相方便地也

別記 此義如解深密經說 論其種子 至金剛心方乃頓斷 如集論中之所廣說 上來三染 行相是麤 具三等義 故名相應

第四現色不相應染者 五種意中第三現識 如明鏡中現色像 故名現色不相應染 色自在地 是第八地 此地已得淨土自在 穢土麤色不能得現 故說能離也 第五能見心不相應染者 是五意內第二轉 依於動心成能見故 心自在地 是第九地 此地已得四無礙智 有礙能緣不得現起 故說能離也 第六根本業不相應染者 是五意內第一業識 依無明力不覺心動故 菩薩盡地者 是第十地其無垢地屬此地故 就實論之 第十地中亦有微細轉相現相 但隨地相說漸離耳 如下文言 依於業識 乃至菩差究竟地 心所見者 名爲報身 若離業識 則無見相 當知業識未盡之時 能見能現亦未盡也.

不了一法界義者 從信相應地觀察學斷 入淨心地隨分得離 乃至如來地能究竟離故

第四明無明治斷 然無明住地有二種義 若論作得住地門者 初地以上能得漸斷 若就生得住地門者 唯佛菩提智所能斷 今此論中不分生作 合說此三通名無明 故言入淨心地隨分得離 乃至如來地能究竟離也.

言相應義者 謂心念法異 依染淨差別 而知相緣相同故 不相應義者 謂卽心不覺 常無別異 不同知相緣相故.

第五明相應不相應義 六種染中 前三染是相應 後三染及無明是不相應 相應中言心念法異者 心法之名也 迦旃延論中 名爲心及心所念法也 依染淨差別者 分別染淨諸法見慢愛等差別也 知相同者 能知相同 緣相同者 所緣相同也 此中依三等義以說相應 謂心念法異者是體等義 謂諸煩惱數 各有一體 皆無第二故 知相同者是知等義 緣相同者是緣等義 彼前三染 具此三義 俱時而有 故名相應 問 瑜伽論說 諸心心法 同一所緣 不同一行相 一時俱有 一一而轉 今此中說知相亦同 如是相違 云何和會 答 二義俱有 故不相違 何者 如我見是見性之行 其我愛者愛性之行 如是行別 名不同一行 而見愛等皆作我解 依如是義名知相同 是故二說不相違也 不相應中言卽心不覺常無別異者 是明無體等義 離心無別數法差別故 旣無體等 餘二何寄 故無同知同緣之義 故言不同知相緣相 此中不者 無之謂也 問 瑜伽論說 阿梨耶識 五數相應 緣二種境 卽此論中現色不相應染 何故此中說不相應 答 此論之意 約煩惱數差別轉義 說名相應 現識之中 無煩惱數 依是義故 名不相應 彼新論意 約遍行數 故說相應 由是道理 亦不相違也

又染心義者 名爲煩惱礙 能障眞如根本智故 無明義者 名爲智礙 能障世間自然業智故 此義云何 以依染心 能見能現 妄取境界 違平等性故 以一切法常靜 無有起相 無明不覺 妄與法違 故不能得隨順世間一切境界種種知故

第六明二礙義 顯了門中名爲二障 隱密門內名爲二礙 此義具如二障章說 今此文中說隱密門 於中有二 初分二礙 此義以下 釋其所以 初中言染心義者 是顯六種染心也 根本智者 是照寂慧 違寂靜故 名煩惱礙也 無明義者 根本無明 世間業智者 是後得智 無明昏迷無所分別 故違世間分別之智 依如是義 名爲智礙 釋所以中 正顯是義 以依染心能見能現妄取境界者 略擧轉識現識智識 違平等性者 違根本智能所平等 是釋煩惱礙義也 以一切法常靜無有起相者 是擧無明所迷法性 無明不覺妄與法違故者 是顯無明迷法性義 故不能得乃至種知者 正明違於世間智義也.

別記 然二障之義 略有二門 一二乘通障十使煩惱能使流轉 障涅槃果 名煩惱障 菩薩別障 法執等惑 迷所知境 障菩提果 名所知障 此門如餘經論所說 二一切動念取相等心 違如理智寂靜之性 名煩惱礙 根本無明昏迷不覺 違如量智覺察之用 名爲智礙今此論中約後門義 故說六種染心名煩惱礙 無明住地名爲智礙 然以相當 無明應障理智 染心障於量智 何不爾者 未必爾故 未必之意 如論自說 上來第二廣釋生滅因緣義竟.

第三廣上立義分中生滅之相 於中有二 先明生滅麤細之相 後顯麤細生滅之義

復次分別生滅相者 有二種 云何爲二 一者麤與心相應故 二者細 與心不相應故 又麤中之麤.凡夫境界 麤中之細 及細中之麤 菩薩境界 細中之細 是佛境界

初中亦二 一者正明麤細 二者對人分別 初中亦二 總標 別解 別解中言一者麤與心相應故者 六種染中 前之三染 是心相應 其相麤顯 經中說名爲相生滅也 二者細與心不相應故者 後三染心 是不相應 無心心法麤顯之相 其體微細 恆流不絶 經中說名相續生滅也 如十卷經云 識有二種滅 何等爲二 一者相滅 二相續滅 生住亦如是 四卷經云 諸識有二種生住滅 所謂流注生及相生 滅亦如是 經中直出二種名字 不別顯相 故今論主約於相應不相應義 以辨二種麤細相也 對人分別中 麤中之麤者 謂前三中初二是也 麤中之細者 卽此三中後一是也 以前中初二俱在意識 行相是麤 故凡夫所知也 前中後一是第七識 行相不麤 非凡所了也 後中初二能現能見 能所差別 故菩薩所知 最後一者 能所未分 故唯佛能了也

此二種生滅 依於無明熏習而有 所謂因依緣 依因者 不覺義故 依緣者 妄作境界義故 若因滅 則緣滅 因滅故 不相應心滅 緣滅故 相應心滅 問曰 若心滅者 云何相續 若相續者 云何說究竟滅 答曰 所言滅者 唯心相滅 非心體滅 如風依水而有動相 若水滅者 則風相斷絶 無所依止 以水不滅 風相相續 唯風滅故 動相隨滅 非是水滅 無明亦爾 依心體而動 若心體滅 衆生斷絶 無所依 以體不滅 心得相續 唯癡滅故 心相隨滅 非心智滅.

第二明生義 於中有二 先明生緣 後顯滅義 初中亦二 先明通緣 後顯別因 通而言之麤細二識 皆依無明住地而起 故言二種生滅 依於無明熏習而有 別而言之 依無明因故 不相應心生 依境界緣故 相應心得起 故言依因者不覺義 故依緣者妄作境界義故 (別記云 不覺義者 根本無明妄作境者 現識所現境也) 若具義說 各有二因 如四卷經云 大慧 不思議熏 及不思議變 是現識因 取種種塵 及無始妄想熏 是分別事識因 解云 不思議熏者 謂無明能熏眞如 不可熏處而能熏故 故名不可思議熏也 不思議變者 所謂眞如受無明熏 不可變異而變異故 故名不思議變 此熏及變甚微且隱 故所起現識行相微細 於中亦有轉識業識 然擧麤兼細 故但名現識也 取種種塵者 現識所取種種境界能動心海起七識浪故 無始妄想熏者 卽彼現識讓名爲妄想 從本以來未曾離想 故名無始妄想 如上文言 以從本來未曾離念 故名無始無明 此中妄想當知亦爾 如十卷經云 阿梨耶識知名識相 所有體相 如虛空中有毛輪住 不淨智所行境界 由是道理故是妄想 彼種種塵及此妄想 熏於自相心海 令起七識波浪 妄想及塵 麤而且顯 故其所起分別事識 行相麤顯 成相應心也 欲明現識因不思議熏故得生 依不思議變故得住 分別事識緣種種塵故得生 依妄想熏故得住 令此論中但取生緣 故細中唯說無明熏 麤中單擧境界緣也

別記 又四卷經 大慧 若覆彼眞識種種不實諸虛妄滅 則一切根識滅 是名相滅 相續滅者 相續所因滅 則相續滅 所從滅及所緣滅 則相續滅 所以者何 是其所依故 依者謂無始妄想熏 緣者謂自心見等識境妄想 此經就通相門 故作是說 論約別義 故如前說也 若汎論生因緣諸識各有四種因緣 如十卷經云 有四因緣眼識生 何等爲四 一者不覺自內身取境界故 二者無始世來虛妄分別色境界熏習執著戱論故 三者識自性體如是故 四者樂見種種色相故 四卷經云 四因緣故眼識轉 謂自心現攝受不覺 無始虛僞過色習氣計著 識性自性 欲見種種色相 是名四種因緣水流處 藏識轉識浪生 言自心現攝受不覺者 是明根本無明因 其色麤相 現識所現 不在識外 自心所攝故 言不覺者 無明不覺色塵非外 故能生眼識令取爲外 是爲初因 言無始虛僞 乃至計著者 是顯無始妄想熏習因 謂現識本來取著色塵 由此習氣 能生眼識令取色塵也 言識性者 是顯自類因 由前眼識自性分別 由此熏習 後生眼識如前自性也 言欲見種種色相者 是顯名言熏習因 謂前眼識能見色相 意識緣此能見眼識 意言分別取著欲見也 如說眼識 其餘諸識準之可知

若因滅下 次顯滅義 於中有二 一者直明 問曰以下 往復除疑 始中言若因滅緣滅者 隨於何位得對治時 無明因滅境界隨滅也 因滅故不相應心滅者 三種不相應心親依無明因生 故無明滅時亦隨滅也 緣滅故相應心滅者 三種相應染心親依境界緣起 故境界滅時亦隨滅也 依是始終起盡道理 以明二種生滅之義 非約刹那生滅義也 此下第二往 復除疑 先問 後答 問中言若心滅者云何相續者 對外道說而作是問 如十卷經云 若阿梨耶識滅者 不異外道斷見戱論 諸外道說 離諸境界 相續識滅 相續識滅已 卽滅諸識 大慧 若相續識滅者 無始世來諸識應滅 此意正明諸外道說 如生無想天 入無想定時 離諸境界 相續識滅 根本滅故 末亦隨滅也 如來破云 若彼衆生入無想時 衆生之本相續識滅者 六七識等種子隨滅 不應從彼還起諸識 而從彼出還起諸識 當知入無想時 其相續識不滅 如是破也 今此論中依此而問 若入無想定滅盡定時 心體滅者 云何還續 故言若心滅者 云何相續也 若入彼時心體不滅還相續者 此相續相何由永滅 故言云何說究竟滅也 答中有三 謂法喩合 初法中所言滅者 如入無想等時 說諸識滅者 但滅麤識之相 非滅阿梨耶心體 故言唯心相滅 又復上說因滅故不相應心滅者 但說心中業相等滅 非謂自相心體滅也 喩中別顯此二滅義 如風依水而有動相者喩無明風依心而動也 若水滅者則風斷絶無所依止 以水不滅風相相續者 喩於入無想等之時 心體不滅 故諸識相續也 是答初問也 唯風滅故動相隨滅者 到佛地時無明永滅 故業相等動亦隨滅盡 而其自相心體不滅 故言非是水滅也 是答後問明究竟滅 合中次第合前二義 非心智滅者 神解之性名爲心智 如上文云智性不壞 是明自相不滅義也 餘文可知 問 此識自相 爲當一向染緣所起 爲當亦有不從緣義 若是一向染緣所起 染法盡時自相應滅 如其自相不從染緣故 不滅者 則自然有 又若使自相亦滅同斷見者 是則自相不滅還同常見 答 或有說者 梨耶心體是異熟法 但爲業惑之所辨生 是故業惑盡時 本識都盡 然於佛果 亦有福慧二行所感大圓鏡智相應淨識 而於二處心義是同 以是義說心至佛果耳 或有說者 自相心體 擧體爲彼無明所起 而是動靜令起 非謂辨無令有 是故此心之動 因無明起 名爲業相 此動之心 本自爲心 亦爲自相 自相義門不由無明 然卽此無明所動之心 亦有自類相生之義 故無自然之過 而有不滅之義 無明盡時動相隨滅 心隨始覺還歸本源 或有說者 二師所說皆有道理 皆依聖典之所說故 初師所說得瑜伽意 (別記云 依顯了門) 後師義者得起信意 (別記云 依隱密門) 而亦不可如言取義 所以然者 若如初說而取義者 卽是法我執 若如後說而取義者 是謂人我見 又若執初義 墮於斷見 執後義者 卽墮常見 當知二義皆不可說 雖不可說而亦可說 以雖非然而非不然故 廣釋生滅門內有二分中 初正廣釋竟在於前

此下第二因 言重明 何者 如上文言 此識有二種義 能攝一切法生一切法 然其攝義前已廣說 能生之義猶未分明 是故此下廣顯是義 文中有五 一者擧數總標 二者依數列名 三者總明熏習之義 四者別顯熏習之相 第五明盡不盡義

復次有四種法熏習義故 染法淨法起不斷絶 云何爲四 一者淨法 名爲眞如 二者一切染因 名爲無明 三者妄心 名爲業識 四者妄境界 所謂六塵

擧數 列名 文相可知

熏習義者 如世間衣服 實無於香 若人以香而熏習故 則有香氣 此亦如是 眞如淨法 實無於染 但以無明而熏習故 則有染相 無明染法 實無淨業 但以眞如而熏習故 則有淨用

第三之中 先喩 後合 合中言眞如淨法者 是本覺義 無明染法者 是不覺義 良由一識含此二義 更互相熏 遍生染淨 此意正釋經本所說不思議熏不思議變義也 問 攝大乘說 要具四義 方得受熏 故言常法不能受熏 何故此中說熏眞如 解云 熏習之義有其二種 彼論且約可思議熏 故說常法不受熏也 此論明其不可思議熏 故說無明熏眞如 眞如熏無明 顯意不同 故不相違 然此文中生滅門內性淨本覺說名眞如 故有熏義 非謂眞如門中眞如 以其眞如門中不說能生義

以下第四別明 於中有二 先染 後淨

云何熏習起染法不斷 所謂以依眞如法故 有於無明 以有無明染法因故 卽熏習眞如 以熏習故 則有妄心 以有妄心 卽熏習無明 不了眞如法故 不覺念起現妄境界 以有妄境界染法緣故 卽熏習妄心 令其念著 造種種業 受於一切身心等苦 此妄境界熏習義則有二種 云何爲二 一者增長念熏習 二者增長取熏習 妄心熏習義有二種 云何爲二 一者業識根本熏習 能受阿羅漢辟支佛一切菩薩生滅苦故 二者增長分別事識熏習 能受凡夫業繫苦故 無明熏習義有二種 云何爲二 一者根本熏習 以能成就業識義故 二者所起見愛熏習 以能成就分別事識義故

染中亦二 先問 後答 答中有二 略明 廣顯 略中言依眞如法有無明者 是顯能熏所熏之體也 以有無明熏習眞如者 根本無明熏習義也 以熏習故有妄心者 依無明熏有業識心也 以是妄心還熏無明 增其不了 故成轉識及現識等 故言不覺念起 現妄境界 (別記云 不覺念起 是轉相也 現妄境界 是現相也) 以是境界還熏現識 故言熏習妄心也 令其念著者 起第七識也 造種種業者 起意識也 受一切苦者 依業受果也 次廣說中 廣前三義 從後而說 先明境界 增長念者 以境界力增長事識中法執分別念也 增長取者 增長四取煩惱障也 妄心熏習中 業識根本熏習者 以此業識能熏無明 迷於無相 能起轉相現相相續 彼三乘人出三界時 雖離事識分段麤苦 猶受變易梨耶行苦 故言受三乘生滅苦也 通而論之 無始來有 但爲簡麤細二種熏習 故約已離麤苦時說也 增長分別事識熏習者 在於凡位說分段苦也 無明熏習中 根本熏習者 根本不覺也 所起見愛熏習者 無明所起意識見愛 卽是枝末不覺義也

別記 言增長分別事識熏習者 所謂意識見愛煩惱之所增長故能受三界繫業之果 言凡夫業繫苦也 無明熏中言根本熏習者 謂根本無明熏習眞如 令其動念 是名業識 故言成就業識義也 言所起見愛熏習者 根本無明所起見愛 熏其意識 起麤分別 故言成就分別事識義也

云何熏習起淨法不斷 所謂以有眞如法故 能熏習無明 以熏習因緣力故 則令妄心厭生死苦 樂求涅槃 以此妄心有厭求因緣故 卽熏習眞如 自信已性 知心妄動 無前境界 修遠離法 以如實知無前境界故 種種方便 起隨順行 不取不念 乃至久遠熏習力故 無明則滅 以無明滅故 心無有起 以無起故 境界隨滅 以因緣俱滅故 心相皆盡 名得涅槃 成自然業

次明淨熏 於中有二 先問 後答 答中亦二 略明 廣顯 略中先明眞如熏習 次明妄心熏習 此中有五 初言以此妄心乃至自信已性者 是明十信位中信也 次言知心妄動無前境界修遠離法者 是顯三賢位中修也 以如實知無前境界故者 是明初地見道唯識觀之成也 種種以下乃至久遠熏習力故 是顯十地修道位中修萬行也 無明卽滅以下 第五顯於果地證涅槃也

妄心熏習義有二種 云何爲二 一者分別事識熏習 依諸凡夫二乘人等 厭生死苦 隨力所能 以漸趣向無上道故 二者意熏習 謂諸菩薩發心勇猛 速趣涅槃故

次廣說中 先明妄熏 於中分別事識者 通而言之 七識皆名分別事識 就强而說 但取意識 以分別用强 通緣諸事故 今此文中就强而說 此識不知諸塵唯識 故執心外實有境界 凡夫二乘雖有趣向 而猶計有生死可厭 涅槃可欣 不異分別事識之執 故名分別事識熏習 意熏習者 亦名業識熏習 通而言之 五種之識皆名爲意 義如上說 就本而言 但取業識 以最微細 作諸識本 故於此中業識名意 如是業識見相未分 然諸菩薩知心妄動無別境界 解一切法唯是識量 捨前外執 順業識義 故名業識熏習 亦名爲意熏習 非謂無明所起業識 卽能發心修諸行也

眞如熏習義有二種 云何爲二 一者自體相熏習 二者用熏習 自體相熏習者 從無始世來 具無漏法 備有不思議業 作境界之性 依此二義恆常熏習 以有力故 能令衆生厭生死苦 樂求涅槃 自信已身有眞如法 發心修行 問曰 若如是義者 一切衆生悉有眞如 等皆熏習 云何有信無信 無量前後差別 皆應一時自知有眞如法 勤修方便 等入涅槃 答曰 眞如本一 而有無量無邊無明 從本已來 自性差別 厚薄不同故 過恆沙等上煩惱 依無明起差別 我見愛染煩惱 依無明起差別 如是一切煩惱 依於無明所起 前後無量差別 唯如來能知故 又諸佛法有因有緣 因緣具足 乃得成辦 如木中火性 是火正因 若無人知 不假方便能自燒木 無有是處 衆生亦爾 雖有正因熏習之力 若不遇諸佛菩薩善知識等以之爲緣 能自斷煩惱入涅槃者 則無是處 若雖有外緣之力 而內淨法未有熏習力者 亦不能究竟厭生死苦樂求涅槃 若因緣具足者 所謂自有熏習之力 又爲諸佛菩薩等慈悲願護故 能起厭苦之心信有涅槃 修習善根 以修善根成熟故 則値諸佛菩薩示敎利喜 乃能進趣向涅槃道

眞如熏習中有三 一者擧數總標 二者依數列名 三者辨相 辨相中有二 一者別明 二者合釋 初別明中 先明自體熏習 於中有二 一者直明 二者遣疑 初中言具無漏法備有不思議業者 是在本覺不空門也 作境界之性者 是就如實空門境說也 依此本有境智之力 冥熏妄心 令起厭樂等也 問曰以下 往復除疑 問意可知 答中有二 初約煩惱厚薄明其不等 後擧遇緣參差顯其不等 初中言過恆沙等上煩惱者迷諸法門事中無知 此是所知障所攝也 我見愛染煩惱者 此是煩惱障所攝也答意可知 又諸佛以下 明緣參差 有法喩合 文相可見也

用熏習者 卽是衆生外緣之力 如是外緣有無量義 略說二種 云何爲二 一者差別緣 二者平等緣 差別緣者 此人依於諸佛菩薩等 從初發意始求道時 乃至得佛 於中若見若念 或爲眷屬父母諸親 或爲給使 或爲知友或爲怨家 或起四攝 乃至一切所作無量行緣 以起大悲熏習之力 能令衆生增長善根 若見若聞得利益故 此緣有二種 云何爲二 一者近緣 速得度故 二者遠緣 久遠得度故 是近遠二緣 分別復有二種 云何爲二 一者增長行緣 二者受道緣 平等緣者 一切諸佛菩薩 皆願度脫一切衆生 自然熏習恆常不捨 以同體智力故 隨應見聞而現作業 所謂衆生依於三昧 乃得平等見諸佛故

用熏習中 文亦有三 所謂總標 列名 辨相 第二列名中差別緣者 爲彼凡夫二乘分別事識熏習而作緣也 能作緣者 十信以上乃至諸佛皆得作緣也 平等緣者 爲諸菩薩業識熏習而作緣也 能作緣者 初地以上乃至諸佛 要依同體智力方作平等緣故 第三辨相中 先明差別緣 於中有二 合明 開釋 開釋中亦有二 先開近遠二緣 後開行解二緣 增長行緣者 能起施戒等諸行故 受道緣者 起聞思修而入道故 平等緣中有二 先明能作緣者 所謂以下 釋平等義 依於三昧平等見者 十解以上諸菩薩等 見佛報身無量相好 皆無有邊 離分齊相 故言平等見諸佛也 若在散心 不能得見如是相好離分齊相 以是故言依於三昧也 上來別明體用熏習竟

此體用熏習 分別復有二種 云何爲二 一者未相應 謂凡夫二乘初發意菩薩等 以意意識熏習 依信力故而能修行 未得無分別心 與體相應故 未得自在業修行 與用相應故 二者已相應謂法身菩薩 得無分別心 與諸佛智用相應 唯依法力自然修行 熏習眞如滅無明故

第二合釋體用 於中有二 總標 別釋 別釋中 先明未相應中 言意意識熏習者 凡夫二乘名意識熏習 卽是分別事識熏習 初發意菩薩等者 十解以上名意熏習 卽是業識熏習之義如前說也

別記 此中對彼法身菩薩 證法身時 離能見相 故說地前菩薩名意熏習 以依業識有能見相故 若依俗智見報佛義 則金剛已還皆有見相 通名業識熏習 如下說也

未得無分別心與體相應者 未得與諸佛法身之體相應故 未得自在業與用相應故者 未得與佛應化二身之用相應故 已相應中 法身菩薩者 十地菩薩 得無分別心者 與體相應故 與諸佛智用相應者 以有如量智故 自然修行者 八地以上無功用故 因言重顯有五分中 第四別明二種熏習竟在於前

復次染法從無始已來 熏習不斷 乃至得佛 後則有斷淨法熏習 則無有斷 盡於未來 此義云何 以眞如法常熏習故 妄心則滅 法身顯現 起用熏習 故無有斷

此下第五明二種熏盡不盡義 欲明染熏違理而起故有滅盡 淨法之熏順理而生 與理相應故無滅盡 文相可知 顯示正義分內正釋之中 大有二分 第一釋法章門竟在於前.

 

 

 

大乘起信論疏記會本卷五

馬鳴菩薩造論 梁天竺三藏眞諦譯

海東沙門元曉疏 幷別記

 

此下 第二釋義章門 上立義中 立二種義 所謂大義及與乘義 今此文中 正釋大義 兼顯乘義 於中有二 一者總釋體相二大 二者別解用大之義

復次眞如自體相者 一切凡夫聲聞緣覺菩薩諸佛無有增滅 非前際生 非後際滅 畢竟常恆 從本已來 性自滿足一切功德 所謂自體有大智慧光明義故 遍照法界義故 眞實識知義故 自性淸淨心義故 常樂我淨義故 淸涼不變自在義故 具足如是過於恆沙不離不斷不異不思議佛法 乃至滿足無有所少義故 名爲如來藏 亦名如來法身 問曰 上說眞如其體平等 離一切相 云何復說體有如是種種功德 答曰 雖實有此諸功德義 而無差別之相 等同一味 唯一眞如 此義云何 以無分別 離分別相 是故無二 復以何義得說差別 以依業識生滅相示 此云何示 以一切法本來唯心 實無於念 而有妄心 不覺起念 見諸境界 故說無明 心性不起 卽是大智慧光明義故 若心起見 則有不見之相 心性離見 卽是遍照法界義故 若心有動 非眞識知 無有自性 非常非樂非我非淨 熱惱衰變則不自在 乃至具有過恆沙等妄染之義 對此義故 心性無動 則有過恆沙等諸淨功德相義示現 若心有起 更見前法可念者 則有所少 如是淨法無量功德 卽是一心 更無所念 是故滿足 名爲法身如來之藏

初中言自體相者 總牒體大相大之義也 次言一切凡夫乃至諸佛無有增減畢竟常住者 是釋體大 上立義中言一者體大 謂一切法眞如平等不增減故 次言從本以來性自滿足以下 釋相大義 上言二者相大 謂如來藏具足無漏性功德故 文中有二 一者直明性功德相 二者往復重顯所以 問意可知 答中有二 總答 別顯 別顯之中 先明差別之無二義 後顯無二之差別義 此中亦二 略標 廣釋 略標中言 以依業識生滅相示者 生滅相內有諸過患 但擧其本 故名業識 對此諸患 說諸功德也 此云何示以下 別對衆過以顯德義 文相可知

以下 第二別釋用大之義 於中有二 總明 別釋

復次眞如用者 所謂諸佛如來 本在因地 發大慈悲 修諸波羅密 攝化衆生 立大誓願 盡欲度脫等衆生界 亦不限劫數 盡於未來 以取一切衆生如己身故 而亦不取衆生相 此以何義 謂如實知一切衆生及與己身 眞如平等無別異故 以有如是大方便智 除滅無明 見本法身 自然而有不思議業種種之用 卽與眞如等遍一切處 又亦無有用相可得 何以故 謂諸佛如來 唯是法身智相之身 第一義諦 無有世諦境界 離於施作 但隨衆生見聞得益 故說爲用

初中亦二 一者對果擧因 二牒因顯果 初擧因中亦有三句 先行 次願 後明方便 初言諸佛本在因地乃至攝化衆生者 擧本願行也 次言立大誓願乃至盡於未來者 擧本願也 次言以取衆生乃至眞如平等者 是擧智悲大方便也 以有以下 第二顯果 於中亦三 初言以有如是大方便智者 牒前因也 次言除滅無明見本法身者 自利果也 自然以下 正顯用相 此中三句 初言不思議業種種之用者 明用甚深也 次言則與眞如等遍一切處者 顯用廣大也 又亦以下 明用無相而隨緣用 如攝論言譬如摩尼天鼓無思成自事 此之謂也 總明用竟

此用有二種 云何爲二 一者依分別事識 凡夫二乘心所見者 名爲應身 以不知轉識現故 見從外來 取色分齊 不能盡知故 二者依於業識 謂諸菩薩從初發意乃至菩薩究竟地心所見者 名爲報身 身有無量色 色有無量相 相有無量好 所住依果亦有無量 種種莊嚴 隨所示現 卽無有邊 不可窮盡 離分齊相 隨其所應 常能住持 不毁不失 如是功德 皆因諸波羅密等無漏行熏 及不思議熏之所成就 具足無量樂相 故說爲報身 又爲凡夫所見者 是其麤色 隨於六道各見不同 種種異類 非受樂相 故說爲應身 復次初發意菩薩等所見者 以深信眞如法故 少分而見 知彼色相莊嚴等事 無來無去 離於分齊 唯依心現 不離眞如 然此菩薩猶自分別 以未入法身位故 若得淨心 所見微妙 其用轉勝 乃至菩薩地盡 見之究竟 若離業識 則無見相 以諸佛法身 無有彼此色相迭相見故 問曰 若諸佛法身離於色相者 云何能現色相 答曰 卽此法身是色體故 能現於色 所謂從本已來 色心不二 以色性卽智故 色體無形 說名智身 以智性卽色故 說名法身遍一切處 所現之色無有分齊 隨心能示十方世界 無量菩薩 無量報身 無量莊嚴 各各差別 皆無分齊 而不相妨 此非心識分別能知 以眞如自在用義故

第二別釋 於中有三 總標 別解 往復除疑 別解中亦有二 一者直顯別用 二者重牒分別 初中亦二 先明應身 後顯報身 初中言依分別事識者 凡夫二乘未知唯識 計有外塵 卽是分別事識之義今見佛身 亦計心外 順意識義 故說依分別事識見 此人不知依自轉識能現色相 故言不知轉識現故見從外來 然其所見有分齊色 卽無有邊離分齊相 彼人唯取有分齊義 未解分齊則無有邊 故言取色分齊不能盡知故也 報身中言依於業識者 十解以上菩薩 能解唯心 無外塵義 順業識義以見佛身 故言依於業識見也 然此菩薩其分齊卽無分齊 故言隨所示現卽無有邊乃至不毁不失也 此無障礙不思議事 皆由六度深行之熏 及與眞如不思議熏之所成就 依是義故名爲報身 故言乃至具足無量樂相故說爲報也 然此二身 經論異說 同性經說 穢土成佛 名爲化身 淨土成道 名爲報身 金鼓經說 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等相 名爲應身 隨六道相所現之身 名爲化身 依攝論說 地前所見 名變化身 地上所見 名受用身 今此論中 凡夫二乘所見六道差別之相 名爲應身 十解已上菩薩所見離分齊色 名爲報身 所以如是有不同者 法門無量 非唯一途 故隨所施設 皆有道理 故攝論中爲說地前散心所見有分齊相 故屬化身 今此論中明此菩薩三昧所見離分齊相 故屬報身 由是道理 故不相違也 又凡夫所見以下 第二重牒分別 先明應身 文相可知 復次以下 顯報身相 於中有二 先明地前所見 後顯地上所見 初中言以深信眞如法故少分而見者 如十解中 依人空門 見眞如理 是相似解 故名少分也 若得淨心以下 顯地上所見 若離業識則無見相者 要依業識 乃有轉相及與現相 故離業識 卽無見相也 問曰以下 往復除疑 文相可見 顯示正義之內大分有二 第一正釋所立法義竟在於前

復次顯示從生滅門 卽入眞如門 所謂推求五陰 色之與心 六塵境界 畢竟無念 以心無形相 十方求之終不可得 如人迷故 謂東爲西 方實不轉 衆生亦爾 無明迷故 謂心爲念 心實不動 若能觀察知心無念 卽得隨順入眞如門故

第二開示從筌入旨之門 於中有三 總標 別釋 第三總結 總標中推求五陰色之與心者 色陰名色 餘四名心也 別釋之中 先釋色觀 摧折諸色乃至極微 永不可得 離心之外無可念相 故言六塵畢竟無念 非直心外無別色塵 於心求色亦不可得 故言心無形相十方求之終不可得也 如人以下 次觀心法 先喩 後合 合中言心實不動者 推求動念已滅未生 中無所住 無所住故 卽無有起 故知心性實不動也 若能以下 第三總結 卽得隨順者 是方便觀 入眞如門者 是正觀也

第二對治邪執 文亦有四 一者總標擧數 二者依數列名者依名辨相 四者總顯究竟離執

對治邪執者 一切邪執皆依我見 若離於我 則無邪執 是我見有二種

初總標擧數

云何爲二 一者人我見 二者法我見

第二列名中言人我見者 計有總相宰主之者 名人我執 法我見者 計一切法各有體性 故名法執 法執卽是二乘所起 此中人執 唯取佛法之內 初學大乘人之所起也

人我見者 依諸凡夫說有五種 云何爲五 一者聞脩多羅說 如來法身 畢竟寂寞 猶如虛空 以不知爲破著故 卽謂虛空是如來性 云何對治 明虛空相是其妄法 體無不實 以對色故有 是可見相令心生滅 以一切色法 本來是心 實無外色 若無外色者 則無虛空之相 所謂一切境界 唯心妄起故有 若心離於妄動 則一切境界滅 唯一眞心無所不遍 此謂如來廣大性智究竟之義 非如虛空相故 二者聞脩多羅說 世間諸法畢竟體空 乃至涅槃眞如之法亦畢竟空 從本已來自空 離一切相 以不知爲破著故 卽謂眞如涅槃之性唯是其空 云何對治 明眞如法身自體不空 具足無量性功德故 三者聞脩多羅說 如來之藏無有增減 體備一切功德之法 以不解故 卽謂如來之藏有色心法自相差別 云何對治 以唯依眞如義說故 因生滅染義示現說差別故 四者聞脩多羅說 一切世間生死染法 皆依如來藏而有 一切諸法不離眞如 以不解故 謂如來藏自體具有一切世間生死等法 云何對治 以如來藏從本已來 唯有過恆沙等諸淨力德 不離不斷 不異眞如義故 以過恆沙等煩惱染法 唯是妄有 性自本無 從無始世來未曾與如來藏相應故 若如來藏體有妄法 而使證會永息妄者 則無是處故 五者聞脩多羅說 依如來藏故有生死 依如來藏故得涅槃 以不解故 謂衆生有始 以見始故 復謂如來所得涅槃有其終盡 還作衆生 云何對治 以如來藏無前際故 無明之相亦無有始 若說三界外更有衆生始起者 卽是外道經說 又如來藏無有後際 諸佛所得涅槃與之相應 則無後際故

第三辨相中 先明人我見 於中有二 總標 別釋 別釋之中 別顯五種 各有三句 初出起見之由 次明執相 後顯對治 初執中 言卽謂虛空 是如來性者 計如來性同虛空相也 第二中 言乃至涅槃眞如之法 亦畢竟空者 如大品經云 乃至涅槃如幻如夢 若當有法勝涅槃者 我說亦復如幻如夢故 第三中言因生滅染義示現者 如上文言 以依業識生滅相示 乃至廣說故 第四中言不離不斷等者如不增不減疏中廣說也 第五中言若說三界外更有衆生始起者卽是外道經說者 如仁王經之所說故 上來五執皆依法身如來藏等總相之主而起執故 通名人執也

法我見者 依二乘鈍根故 如來但爲說人無我 以說不究竟 見有五陰生滅之法 怖畏生死 妄取涅槃 云何對治 以五陰法自性不生 則無有滅 本來涅槃故

法我見中 亦有三句 初明起見之由 見有以下 次顯執相 云何以下 顯其對治 文相可知

復次究竟離妄執者 當知染法淨法皆悉相待 無有自相可說 是故一切法從本已來 非色非心 非智非識 非有非無 畢竟不可說相 而有言說者 當知如來善巧方便 假以言說 引導衆生 其旨趣者 皆爲離念 歸於眞如 以念一切法 令心生滅 不入實智故

第四究竟離執之義 於中有二 先明諸法離言道理 後顯假說言敎之意 文相可見

第三發趣分中 有二 一者 總標大意 二者 別開分別

分別發趣道相者 謂一切諸佛所證之道 一切菩薩發人修行趣向義故

初中言一切諸佛所證之道者 是擧所趣之道 一切菩薩以下 顯其能趣之行 欲明菩薩發心趣向佛所證道 故言分別發趣道相也

以下 第二別開分別 於中有三 一者擧數開章 二者 依數列名 三者依名辨相

略說發心有三種 云何爲三 一者信成就發心 二者解行發心 三者證發心

初文可知 第二中言信成就發心者 位在十住 兼取十信 十信位中修習信心 信心成就 發決定心 卽入十住故名信成就發心也 解行發心者 在十迴向 兼取十行 十行位中 能解法空 隨順法界 修六度行 六度行純熟 發迴向心 入向位故 言解行發心也 證發心者 位在初地以上 乃至十地依前 二重相似發心 證得法身發眞心也

第三辨相 文中有三 如前次第說三心故

初發心內 亦有其三 一明信成就之行 二顯行成發心之相 三歎發心所得功德

信成就發心者 依何等人 修何等行 得信成就 堪能發心 所謂依不定聚衆生 有熏習善根力故 信業果報 能起十善厭生死苦 欲求無上菩提 得値諸佛 親承供養 修行信心 經一萬劫 信心成就故 諸佛菩薩 敎令發心 或以大悲故 能自發心 或因正法欲滅 以護法因緣 能自發心 如是信心成就得發心者 入正定聚 畢竟不退 名住如來種中 正因相應 若有衆生善根微少 久遠已來煩惱深厚 雖値於佛亦得供養 然起人天種子 或起二乘種子 設有求大乘者 根則不定 若進若退 或有供養諸佛未經一萬劫 於中遇緣亦有發心 所謂見佛色相而發其心 或因供養衆僧而發其心 或因二乘之人敎令發心 或學他發心 如是等發心 悉皆不定 遇惡因緣 或便退失墮二乘地

初中亦二 先問 後答 問中言依何等人者 是問能修之人 修何等行者 問其所修之行 得信成就堪能發心者 對發心果 問其行成也 答中有二 一者正答所問 二者擧劣顯勝 正答之內 對前三問 初言依不定聚衆生者 是答初問 顯能修人 分別三聚 乃有多門 今此文中 直明菩薩十解以上 決定不退 名正定聚 未入十信 不信因果 名邪定聚 此二中間 趣道之人 發心欲求無上菩提 而心未決或進或退 是謂十信 名不定聚 今依此人明所修行也 有熏習以下 次答第二問 明不定人所修之行 言有熏習善根力者 依如來藏內熏習力 復依前世修善根力 故今得修信心等行也 言信業果報能起十善者 起福分善也 厭生死苦求無上道者 發道分心也 得値諸佛修行信心者 正明所修道分善根所謂修行十種信心 其相具如一道章說也 逕一萬劫以下 答第三問 明其信心成就之相 於中有二 一者擧時 以明信成發心之緣 二者約聚 顯其發心所住之位 初中言至一萬劫信心成就者 謂於十信逕十千劫 信心成就 卽入十住 如本業經云 是信想菩薩 於十千劫行十戒法 當入十住心 入初住位 解云 此中所入初住位者 謂十住初發心住位 此位方得不退信心 是故亦名信入十心 非謂十解以前十信 何以得知而其然者 如仁王經云 習種姓有十心 已超二乘一切善地 此習忍已前行十善菩薩 有退有進 猶如輕毛隨風東西 雖以十千劫行十正道 發菩提心 乃當入習忍位 以是文證 故得知也 經言十千 卽此一萬也 言佛菩薩敎令發心等者 發心之緣 乃有衆多 今略出其三種勝緣也 如是以下 顯其發心所住之位 言信心成就乃至入正定聚者 卽入十解初發心住 以之故言畢竟不退也 卽時正在習種性位 故言名住如來種中也 其所修行隨順佛性 是故亦言正因相應 上來正答前三問竟 若有以下 擧劣顯勝 十信位內 有勝有劣 勝者如前進入十住 劣者如此退墮二乘地 如攝大乘論云 諸菩薩在十信位中 修大乘未堅固 多厭怖生死 慈悲衆生心猶劣薄 喜欲捨大乘本願 修小乘道 故言欲修行小乘 大意如是 文相可知 上來明信成之行

復次信成就發心者 發何等心 略說有三種 云何爲三 一者直心 正念眞如法故 二者深心 樂集一切諸善行故 三者大悲心 欲拔一切衆生苦故 問曰 上說

法界一相 佛體無二 何故不唯念眞如 復假求學諸善之行 答曰 譬如大摩尼寶 體性明淨 而有礦穢之垢 若人雖念寶性 不以方便種種磨治 終無得淨 如

是衆生眞如之法體性空淨 而有無量煩惱染垢 人雖念眞如 不以方便種種熏修 亦無得淨 以垢無量遍一切法故 修一切善行以爲對治 若人修行一切善法 自然歸順眞如法故 略說方便有四種 云何爲四 一者行根本方便 謂觀一切法自性無生 離於妄見 不住生死 觀一切法因緣和合 業果不失 起於大悲 修諸福德 攝化衆生 不住涅槃 以隨順法性無住故 二者能止方便謂慚愧悔過 能止一切惡法不令增長 以隨順法性離諸過故 三者發起善根增長方便 謂勤供養禮拜三寶 讚歎隨喜 勸請諸佛 以愛敬三寶淳厚心故 信得增長 乃能志求無上之道 又因佛法僧力所護故 能消業障善根不退 以隨順法性離癡障故 四者 大願平等方便 所謂發願 盡於未來 化度一切衆生 使無有餘 皆令究竟無餘涅槃 以隨順法性無斷絶故 法性廣大 遍一切衆生 平等無二 不念彼此 究竟寂滅故

第二顯發心之相 於中有二 一者直明 二者往復除疑 初中言直心者 是不曲義若念眞如 則心平等 更無別歧 何有迴曲 故言正念眞如法故 卽是二行之根本也 言深心者 是窮原義 若一善不備無由歸原 歸原之成 必具萬行 故言樂集一切諸善行故 卽是自利行之本也 大悲心者 是普濟義故言欲拔衆生苦故 卽利他行之本也 發此三心 無惡不離 無善不修 無一衆生所不度者 是名無上菩提心也 問曰以下 往復除疑 問意可見 答中有二 直答 重顯 初直答中 有喩 有合 略說以下 重顯可知

若薩發是心故 則得少分見於法身 以見法身故 隨其願力能現八種利益衆生 所謂從兜率天退入胎 住胎 出胎 出家 成道 轉法輪 入於涅槃 然是菩薩未名法身 以其過去無量如來有漏之業未能決斷 隨其所生與微苦相應 亦非業繫 以有大願自在力故 如脩多羅中 或說有退墮惡趣者 非其實退 但爲初學菩薩未入正位而懈怠者恐怖 令彼勇猛故 又是菩薩一發心後 遠離怯弱 畢竟不畏墮二乘地 若聞無量無邊阿僧祇劫 勤苦難行乃得涅槃 亦不怯弱 以信知一切法從本已來自涅槃故

第三顯其發心功德 於中有四 初顯勝德 次明微過 三通權敎 四歎實行 初中二句 則得少分見法身者 是明自利功德 十解菩薩 依人空門見於法界 是相似見 故言少分也 隨其願力以下 顯利他德 能現八種利益衆生者 如華嚴經歎十住初發心住云 此發心菩薩 得如來一身無量身 悉於一切世間示現成佛故 然是以下 顯其微過 如脩多羅以下 第三會通權敎 如本業經云 七住以前爲退分 若不値善知識者 若一劫乃至十劫 退菩提心 如淨目天子 法才王子舍利弗等欲入第七住 其間値惡知識因緣故 退入凡夫不善惡中 乃至廣說 今釋此意但是權語 非實退也 又是菩薩以下 第四歎其實行 永無怯弱 卽成彼經是權非實也

解行發心者 當知轉勝 以是菩薩從初正信已來 於第一阿僧祇劫將欲滿故 於眞如法中 深解現前 所修離相 以知法性體無慳貪故 隨順修行檀波羅密 以知法性無染 離五欲過故 隨順修行尸波羅密 以知法性無苦 離瞋惱故 隨順修行羼提波羅密 以知法性無身心相 離懈怠故 隨順修行毗梨耶波羅密 以知性常定 體無亂故 隨順修行禪波羅密 以知法性體明 離無明故 隨順修行般若波羅密

第二解行發心中 言第一阿僧祇將欲滿故 於眞如法深解現前者 十迴向位 得平等空 故於眞如 深解現前也 地前一阿僧祇欲滿故也 是擧解行所得發心 次言以知法性 無慳貪故 隨順修行檀等行者 十行位中 得法空故 能順法界 修六度行 是顯發心 所依解行也

證發心中 在文有二 一者 通約諸地 明證發心 二者 別就十地 顯成滿德

證發心者 從淨心地 乃至菩薩究竟地 證何境界 所謂眞如 以依轉識說爲境界 而此證者無有境界 唯眞如智 名爲法身 是菩薩於一念頃 能至十方無餘世界 供養諸佛 請轉法輪 唯爲開導利益衆生 不依文字 或示超地速成正覺 以爲怯弱衆生故 或說我於無量阿僧祇劫 當成佛道 以爲懈慢衆生故 能示如是無數方便 不可思議 而實菩薩種性根等 發心則等 所證亦等 無有超過之法 以一切菩薩 皆經三阿僧祇劫故 但隨衆生世界不同 所見所聞根欲性異 故示所行亦有差別 又是菩薩發心相者 有三種心微細之相 云何爲三 一者眞心 無分別故 二者方便心 自然遍行利益衆生故 三者業識心 微細起滅故

初中有四 一標位地 二明證義 是菩薩以下 第三歎德 發心相以下 第四顯相 第二中言以依轉識說爲境界者 轉識之相 是能見用 對此能見說爲境界 以此諸地所起證智 要依轉識而證眞如 故對所依假說境界 直就證智卽無能所 故言證者無境界也 第四中言眞心者 謂無分別智 方便心者 是後得智 業識心者 二智所依阿梨耶識 就實而言 亦有轉識及與現識 但今略擧根本細相 然此業識非發心德 但爲欲顯二智起時 有是微細起滅之累 不同佛地純淨之德 所以合說爲發心相耳

以下 第二別顯成滿功德 於中有二 一者直顯勝德 二者往復除疑

又是菩薩功德成滿 於色究竟處示一切世間最高大身 謂以一念相應慧 無明頓盡 名一切種智 自然而有不思議業 能現十方利益衆生

初中言功德成滿者 謂第十地因行成滿也 色究竟處 示高大身 乃至名一切種智等者 若依十王果報別門 十地菩薩第四禪王 在於色究竟天成道 則是報佛他受用身 如十地經攝報果中云 九地菩薩作大梵王 主二千世界 十地菩薩作魔醯首羅天王 主三千世界 楞伽經言 譬如阿梨耶識 頓分別自心現身器世界等 報佛如來亦復如是 一時成就諸衆生界 置究竟天淨妙宮殿修行淸淨之處 又下頌言 欲界及無色 佛不彼成佛 色界中上天 離欲中得道

別記 今釋此經意云 若論實受用身之義 遍於法界無處不在 而言唯在彼天之身而成佛者 爲菩薩所現色相化受用身 非實報身唯在彼天爲顯此義 故言界也(別記止此)

梵網經云 爾時釋迦牟尼佛 在第四禪魔醯首羅天王宮 與無量大梵天王不可說不可說菩薩衆 說蓮華藏世界盧舍那佛所說心地法門品 是時釋迦身放慧光 從此天王宮乃至蓮華臺藏世界 是時釋迦牟尼佛 卽擎接此世界大衆 至蓮華臺藏世界百萬億紫金光明宮中 盧舍那佛坐百萬蓮華赫赫光明座上 時釋迦佛及諸人衆一時禮敬盧舍那佛 爾時盧舍那佛卽大歡喜 是諸佛子諦聽 善思修行 我已百萬阿僧祇劫修行心地以之爲因 初捨凡夫 成等正覺 爲盧舍那 住蓮華藏世界海 其臺周遍有千葉 一葉一世界 爲千世界 我化作爲千釋迦 據千世界 復就千葉世界 復有百億四天下 百億菩薩釋迦 坐百億菩提樹下 如是千葉上佛 是吾化身 千百億釋迦 是千釋迦化身 吾爲本源 名爲盧舍那 偈言 我今盧舍那 方坐蓮華臺 乃至廣說 此等諸文 準釋可知

問曰 虛空無邊故 世界無邊 世界無邊故 衆生無邊 衆生無邊故 心行差別亦復無邊 如是境界 不可分齊 難知難解 若無明斷無有心想 云何能了名一切種智 答曰 一切境界 本來一心 離於想念 以衆生妄見境界 故心有分齊 以妄起想念 不稱法性 故不能決了 諸佛如來離於見想 無所不遍 心眞實故 卽是諸法之性 自體顯照一切妄法 有大智用無量方便 隨諸衆生所應得解 皆能開示種種法義 是故得名一切種智 又問曰 若諸佛有自然業能現一切處利益衆生者 一切衆生 若見其身 若睹神變 若聞其說 無不得利 云何世間多不能見 答曰 諸佛如來法身平等 遍一切處 無明作意故 而說自然但依衆生心現 衆生心者 猶如於鏡 鏡若有垢 色像不現 如是衆生心若有垢 法身不現故

第二 遺疑 二番問答 卽遣二疑 初答中有三 先立道理 次擧非 後顯是 初中言一切境界本來一心離於想念者 是立道理 謂一切境界 雖非有邊 而非無邊 不出一心故 以非無邊故 可得盡了 而非有邊故 非思量境 以之故言離想念也 第二擧非中 言以衆生妄見境界故心有分齊等者 明有所見故有所不見也 第三顯是中 言離於見想無所不遍者 明無所見故無所不見也 言心眞實故卽是諸法之性者 佛心離想 體一心原 離妄想故 名心眞實 體一心故 爲諸法性 是則佛心爲諸妄法之體 一切妄法皆是佛心之相 相現於自體 自體照其相 如是了知 有何爲難 故言自體顯照一切妄法 是謂無所見故無所不見之由也 次遣第二疑 答中言鏡若有垢色像不現 如是衆生心若有垢法身不現者 法身如本質 化身似影像 今據能現之本質 故言法身不現 如攝大乘顯現甚深中言 由失故尊不現 如月相於破器 釋曰 諸佛於世間不顯現 而世間說諸佛身常住云何不顯現 譬如於破器中水不得住 水不住故 於破器中實有月不得顯現 如是諸衆生 無奢摩他軟滑相續 但有過失相續 於彼實有諸佛亦不顯現 水譬奢摩他軟滑性故 此二論文 同說佛現及不現義 然其所喩少有不同 今此論中以鏡爲喩有垢不現者 約機而說 見佛機熟 說爲無垢 有障未熟 名爲有垢 非謂煩惱現行 便名有垢不見 如善星比丘 及調達等 煩惱心中能見佛故 攝大乘中破器爲爲喩 明有奢摩他乃得見佛者 是明過去修習念佛三昧相續 乃於今世得見佛身 非謂今世要於定心乃能見佛 以散亂亦見佛故 如彌勒所問經論中言 又經說諸禪爲行處 是故得禪者 名爲善行諸行 此論中不必須禪乃初發心 所以者何 佛在世時 無量衆生皆亦發心 不必有禪故

 

 

大乘起信論疏記會本卷六

馬鳴菩薩造論 梁天竺三藏眞諦譯

海東沙門元曉疏

 

第四 修行信心分中 有三 一者 擧人略標大意 二者 就法廣辨行相 三者 示其不退方便

已說解釋分 次說修行信心分 是中 依未入正定衆生 故說修行信心

初標大意 上說發趣道相中 言依不定聚衆生 今此中言未入正定 當知亦是不定聚人 然不定聚內 有劣有勝 勝者乘進 劣者可退 爲彼勝人故說發趣 所謂信成就發心 乃至證發心等 爲令勝人次第進趣故也 爲其劣者故說修信 所謂四種信心五門行等 爲彼劣人信不退故也 若此劣人修信成就者 還依發趣分中三種發心進趣 是故二分所爲有異 而基所趣道理無別也

以下第二廣釋 初發二問 後還兩答

何等信心 云何修行 略說信心有四種 云何爲四 一者信根本 所謂樂念眞如法故 二者信佛有無量功德 常念親近供養恭敬 發起善根 願求一切智故 三者信法有大利益 常念修行諸波羅密故 四者信僧能正修行自利利他 常樂親近諸菩薩衆 求學如實行故

答信中 言信根本者 眞如之法 諸佛所歸 衆行之原 故曰根本也 餘文可知

答修行中 在文有三 一擧數總標 二依數開門 三依門別解

修行有五門 能成此信

初中言能成此信者 有信無行 卽信不熟 不熟之信 遇緣便退 故修五行以成四信也

云何爲五 一者施門 二者戒門 三者忍門 四者進門 五者止觀門

第二開門中 言止觀門者 六度之中 定慧合修 故合此二爲止觀門也

第三 別解 作二分釋 前四 略明 後一 廣說

云何修行施門 若見一切來求索者 所有財物隨力施與 以自捨慳貪 令彼歡喜 若見厄難恐怖危逼 隨已堪任 施與無畏 若有衆生來求法者 隨已能解 方便爲說 不應貪求名利恭敬 唯念自利利他 迴向菩提故 云何修行戒門 所謂不殺不盜不婬 不兩舌不惡口不妄言不綺語 遠離貪嫉欺詐諂曲瞋恚邪見 若出家者 爲折伏煩惱故 亦應遠離憒鬧 常處寂靜 修習少欲知足頭陀等行 乃至小罪 心生怖畏 慚愧改悔 不得輕於如來所制禁戒 當護譏嫌 不令衆生妄起過罪故 云何修行忍門 所謂應忍他人之惱 心不懷報 亦當忍於利衰毁譽稱譏苦樂等法故 云何修行進門 所謂於諸善事 心不懈退 立志堅强 遠離怯弱 當念過去久遠已來 虛受一切身心大苦 無有利益 是故應勤修諸功德 自利利他 速離衆苦 復次若人雖修行信心 以從先世來多有重罪惡業障故 爲邪魔諸鬼之所惱亂 或爲世間事務種種牽纏 或爲病苦所惱 有如是等衆多障礙 是故應當勇猛精勤 晝夜六時 禮拜諸佛 誠心懺海 勸請隨喜 迴向菩提 常不休廢 得免諸障 善根增長故

初中 亦二 一者 別明四種修行 復次若人以下 第二 示修行者除障方便 此第二中 亦有二句 先明所除障礙 後示能除方法 方法中言禮拜諸佛者 此總明除諸障方便 如人負債依附於王 則於債主無如之何 如是行人禮拜諸佛 諸佛所護 能脫諸障也 懺悔以下 別除四障 四障是何 一者諸惡業障 懺悔除滅 二者誹謗正法 勸請滅除 三者嫉妒他勝 隨喜對治 四者樂著三有 迴向對治 由是四障 能令行者不發諸行 不趣菩提 故修如是四行對治 是義具如瑜伽論說 又此懺悔等四種法 非直能除諸障 亦乃功德無量 故言免諸障善根增長 是義廣說 如金鼓經也

止觀門中 在文有二 一者略明 二者廣說

云何修行止觀門 所言止者 謂止一切境界相 隨順奢摩他觀義故 所言觀者 謂分別因緣生滅相 隨順毗缽舍那觀義故 云何隨順 以此二義漸漸修習 不相捨離 雙現前故

初略中 言謂止一切境界相者 先由分別作諸外塵 今以覺慧破外塵相 塵相旣止 無所分別 故名爲止也 次言分別生滅相者 依生滅門 觀察法相 故言分別 如瑜伽論菩薩地云 此中菩薩 卽於諸法無所分別 當知名止 若於諸法勝義理趣 及諸無量安立理趣世俗妙智 當知名觀 是知依眞如門 止諸境相 故無所分別 卽成無分別智 依生滅門 分別諸相 觀諸理趣 卽成後得智也 隨順奢摩他觀義 隨順毗缽舍那觀義者 彼云奢摩他 此翻云止 毗缽舍那 此翻云觀 但今譯此論者 爲別方便及與正觀 故於正觀仍存彼語 若具存此語者 應云隨順止觀義 及隨順觀觀義 欲顯止觀雙運之時卽是正觀 故言止觀及與觀觀 在方便時 止諸塵相 能順正觀之止 故言隨順止觀 又能分別因緣相故 能順正觀之觀 故言隨順觀觀 云何隨順以下 正釋此義 漸漸修習者 是明能隨順之方便 現在前者 是顯所隨順之正觀也 此中略明止觀之義 隨相而論 定名爲止 慧名爲觀 就實而言 定通止觀慧亦如是 如瑜伽論聲聞地云 復次如是心一境性 或是奢摩他品 或是毗缽舍那品 若於九種心住中心一境性 名奢摩他品 若於四種慧行中心一境性 名毗缽舍那品 云何名爲九種心住 謂有苾篘 令心內住 等住 安住 近住 調順 寂靜 最極寂靜 專住一趣 及與等持 如是名爲九種心住 云何內住 謂從外一切所緣境界 攝錄其心 繫在於內 不外散亂 故名內住 云何等住 謂卽最初所繫縛心 其性麤動 未能令其等遍住故 次卽於此所緣境界 以相續方便 澄淨方便 挫令微細 遍攝令住 故名等住 云何安住 謂若此心雖復如是內住等住 然由失念 於外散亂 還復攝錄安置內境 故名安住 云何近住 謂彼先應如是如是親近念住 由此念故 數數作意內住其心 不令此心遠住於外 故名近住 云何謂順 謂種種相 令心散亂 所謂五塵三毒男女等相 故彼先應取彼諸相爲過患想 由如是想增上力故 於彼諸相折挫其心不令流散 故名調順 云何寂靜 謂有種種欲恚害等諸惡尋思貪欲蓋等諸隨煩惱 令心擾動 故彼先應取彼諸法爲過患想 由如是想增上力故 於彼心不流散 故名寂靜 云何名爲最極寂靜 謂失念故 卽彼二種暫現行時 隨所生起 然不忍受 尋卽反吐 故名最極寂靜 云何名爲專住一趣 謂有加行有功用無缺無間三摩地相續而住 故名專住一趣 云何等持 謂數修數習數多修爲因緣故 得無加行無功用任運轉道 故名等持 又如是得奢摩他者 復卽由是四種作意 方能修習毗缽舍那 故此亦是毗缽舍那品 云何四種毗缽舍那 謂有苾篘依止內心奢摩他故 於諸法中能正思擇 最極思擇 周遍尋思 周遍伺察 是名四種 云何名爲能正思擇 謂於淨行所緣境界 或於善巧所緣境界 或於淨惑所緣境界 能正思擇盡所有性 云何名爲最極思擇 謂卽於彼所緣境界 最極思擇如所有性 云何名爲周遍尋思 謂卽於彼所緣境界 由慧俱行 有分別作意 取彼相狀 周遍尋思 云何名爲周遍伺察 謂卽於彼所緣境界 審諦推求 周遍伺察 乃至廣說 尋此文意 乃說聲聞止觀法門 然以此法趣大乘境 卽爲大乘止觀之行 故其九種心住 四種慧行 不異前說 大乘境者 次下文中當廣分別依文消息也 止觀之相 略義如是

以下第二廣辨 於中有二 先明別修 後顯雙運 別修之內先止 後觀 先明止中 卽有四段 一明修止方法 二顯修止勝能 三辨魔事 四示利益

若修止者 住於靜處 端坐正意 不依氣息 不依形色 不依於空 不依地水火風 乃至不依見聞覺知 一切諸想隨念皆除 亦遣除想 以一切法本來無相 念念不生 念念不滅 亦不得隨心外念境界 後以心除心 心若馳散 卽當攝來住於正念 是正念者 當知唯心 無外境界 卽復此心亦無自相 念念不可得 若從坐起 去來進止 有所施作 於一切時 常念方便 隨順觀察 久習淳熟 其心得住 以心住故 漸漸猛利 隨順得入眞如三昧 深伏煩惱 信心增長 速成不退 唯除疑惑 不信 誹謗 重罪業障 我慢 懈怠 如是等人所不能入

初方法中 先明能入人 後簡不能者 初中言住靜處者 是明緣具 則而言之 必具五緣 一者閒居靜處謂住山林 若住聚落 必有喧動故 二者持戒淸淨 謂離業障 若不淨者 必須懺悔故 三者衣食具足 四者得善知識 五者息諸緣務 今略擧初 故言靜處言端坐者 是明調身 言正意者 是顯調心 云何調身 委悉而言 前安坐處 每令安穩 久久無妨 次當正脚 若半跏坐 以左脚置右髀上 牽來近身 令左脚指與右 上 次解寬衣帶 不坐時落 次當安手 以左手掌置右手上 累手相對 頓置左脚上 牽來近身 當心而安 次當正身 前當搖動其身 幷諸支節 依七八反 如自按摩法 勿令手足差異 正身端直 令肩骨相對 勿曲勿聳 次正頭頸 令鼻與臍相對 不偏不邪 不仰不卑 平面正住 今總略說 故言端坐也 云何調心者 末世行人 正願者少 邪求者多 謂求名利 現寂靜儀 虛度歲月 無由得定 離此邪求 故言正意 直欲定心與理相應 自度度他至無上道 如是名爲正意也 不依以下 正明修止次第 顯示九種住心 初言不依氣息 乃至不依見聞覺知者 是明第一內住之心 言氣息者 數息觀境 言形色者 骨瑣等相 空地水等 皆是事定所緣境界 見聞覺知 是擧散心所取六塵 於此諸塵推求破壞 知唯自心 不復託緣 故言不依 不依外塵 卽是內住也 次言一切諸相隨念皆除者 是明第二等住之心 前雖別破氣息等相 而是初修 其心麤動 故破此塵 轉念餘境 次卽於此一切諸相 以相續方便澄淨方便 挫令微細 隨念皆除 皆除馳想 卽是等住也 次言亦遣除想者 是明第三安住之心 前雖皆除外馳之想 而猶內存能除之想 內想不滅 外想還生 是故於內不得安住 今復遣此能除之想 由不存內 則能忘外 忘外而靜 卽是安住也 次言以一切法本來無相 念念不生念念不滅者 是明第四近住之心 由先修習念住力故 明知內外一切諸法 本來無有能想可想 推其念念不生不滅 數數作意而不遠離 不遠離住 卽是近住也 次言亦不得隨心外念境界者 是明第五調順之心 諸外塵相念心散亂 依前修習安住近住 深知外塵有諸過患 卽取彼相爲過患想 由是想力折挫其心令不外散 故名調順也 次言後以心除心者 是明第六寂靜之心 諸分別想令心發動 依前調順 彌覺其患 卽取此相爲過患想 由此想力轉除動心 動心不起 卽是寂靜也 次言心若馳散 乃至念念不可得者 是明第七最極寂靜之心 於中有二 初言心若馳散卽當攝來 乃至唯心無外境界者 是明失念暫馳散外塵 而由念力能不忍受也 次言卽復此心亦無自相念念不可得者 是明失念還存內心 而由修力尋卽反吐也 能於內外不受反吐 是故名爲最極寂靜 次言若從坐起去來 乃至淳熟其心得住者 是明第八專住一趣 謂有加行有功用心 故言常念方便隨順觀察也 無間無缺定心相續 故言久習淳熟其心得住 卽是專住一趣相也 次言以心住故漸漸猛利 隨順得入眞如三昧者 是明第九等持之心 由前淳熟修習力故 得無加行無功用心 遠離沈浮任運而住 故名等持 等持之心住眞如相 故言得入眞如三昧 深伏煩惱信心增長速成不退者 略顯眞如三昧力用 由此進趣得入種性不退位故 上來所說名能入者 唯除以下 簡不能者 修止方法竟在於前

復次依是三昧故 則知法界一相 謂一切諸佛法身與衆生身平等無二 卽名一行三昧 當知眞如是三昧根本 若人修行 漸漸能生無量三昧

第二明修止勝能 是明依前眞如三昧 能生一行等諸三昧 所言一行三昧者 如文殊般若經言 云何名一行三昧 佛言 法界一相 繫緣法界 是名一行三昧 入一行三昧者 盡知恆沙諸佛法界無差別相 阿難所聞佛法 得念總持辯才智慧 於聲聞中雖爲最勝 猶住量數 卽有限礙若得一行三昧 諸經法門 一一分別 皆悉了知 決定無礙 晝夜常說 智慧辯才終不斷絶 若比阿難多聞辯才 百千等分不及其一 乃至廣說 眞如三昧能生此等無量三昧 故言眞如是三昧根本也 修止勝能竟在於前

以下第三明起魔事 於中有二 略明 廣釋

或有衆生無善根力 則爲諸魔外道鬼神之所惑亂 若於坐中現形恐怖 或現端正男女等相 當念唯心 境界則滅 終不爲惱

略中亦二 先明魔嬈 後示對治 初中言諸魔者 是天魔也 鬼者 堆惕鬼也 神者 精媚神也 如是鬼神嬈亂佛法 令墮邪道 故名外道 如是諸魔乃至鬼神等 皆能變作三種五塵 破人善心 一者作可畏事 文言坐中現形恐怖故 二者作可愛事 文言或現端正男女故 三非違非順事 謂現平品五塵 動亂行人之心 文言等相故 當念以下 次明對治 若能思惟如前諸塵 唯是自心分別所作 自心之外 無別塵相 能作是念 境相卽滅 是明通遣諸魔鬼神之法 別門而言 各有別法 謂治諸魔者 當誦大乘諸治魔咒 咀念誦之 堆惕鬼者 或如蟲蝎 緣人頭面 攢刺습습 或復擊才歷人兩掖下 或乍抱持於人 或言說音聲喧喧 及作諸獸之形 異相非一 來惱行者 則應閉目一心憶而作如是言 我今識汝汝是此閻浮提中食火臭香偸臘吉支 邪見汝喜 汝破戒種 我今持戒 終不畏汝 若出家人 應誦戒律 若在家人 應誦菩薩戒本 若誦三歸五戒等 鬼便卻行匍匐而出也 精媚神者 謂十二時狩 能變化作種種形色 或作少男女相 或作老宿之形 及可畏身等 非一衆多 惱亂行者 其欲惱人 各當其時來 若其多於寅時來者 必是虎兕等 多於卯時來者 必是免獐等 乃至多於丑時來者 必是牛類等 行者恆用此時則知其狩精媚 說其名字呵責 卽當謝滅 此等皆如禪經廣說 上來略說魔事對治

或現天像 菩薩像 亦作如來像 相好具足 或說陀羅尼 或說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 或說平等空無相無願 無怨無親 無因無果 畢竟空寂 是眞涅槃 或令人知宿命過去之事 亦知未來之事 得他心智 辯才無礙 能令衆生貪著世間名利之事 又令使人數瞋數喜 性無常準 或多慈愛 多睡多病 其心懈怠 或卒起精進 後便休廢 生於不信 多疑多慮 或捨本勝行 更修雜業 若著世事種種牽纏 亦能使人得諸三昧少分相似 皆是外道所得 非眞三昧 或復令人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乃至七日住於定中 得自然香美飮食 身心適悅 不飢不渴 使人愛著 或亦令人食無分齊 乍多乍少 顔色變異 以是義故 行者常應智慧觀察 勿令此心墮於邪網 當勤正念 不取不著 則能遠離是諸業障 應知外道所有三昧 皆不離見愛我慢之心 貪著世間名利恭敬故 眞如三昧者 不住見相 不住得相 乃至出定 亦無懈慢 所有煩惱 漸漸微薄 若諸凡夫不習此三昧法 得入如來種性 無有是處 以修世間諸禪三昧 多起味著 依於我見 繫屬三界 與外道共 若離善知識所護 則起外道見故

第二廣釋 於中有三 一者廣顯魔事差別 以是義故以下 第二明其對治 應知外道以下 第三簡別眞僞 初中卽明五雙十事 一者現形說法爲雙 二者得通起辯爲雙 謂從或令人以下 乃至名利之事也 三者起惑作業爲雙 謂又令使人以下 乃至種種牽纏也 四者入定得禪爲雙 謂從亦能使以下 乃至使人愛著也 五者食差顔變爲雙 文處可見也 問 如見菩薩像等境界 或因宿世善根所發 云何簡別 判其邪正 解云 實有是事 不可不愼 所以然者 若見諸魔所爲之相 謂是善相 悅心取著 則因此邪僻 得病發狂 若得善根所發之境 謂是魔事 心疑捨離 卽退失善利 終無進趣 而其邪正實難取別 故以三法驗之可知 何事爲三 一以定硏磨 二依本修治 三智慧觀察 如經言 欲知眞金 三法試之 謂燒 打磨 行人亦爾 難可別識 若欲別之 亦須三試 一則當與共事 共事不知 當與久共處 共處不知 智慧觀察 今藉此意以驗邪正 謂如定中境相發時邪正難了者 應當深入定心 於彼境中不取不捨 但平等定住 若是善根之所發者 定力逾深 善根彌發 若魔所爲 不久自壞 第二依本修治者 且如本修不淨觀禪 今則依本修不淨觀 若如是修境界增明者 則非僞也 若以本修治漸漸壞滅者 當知是邪也 第三智慧觀察者 觀所發相 推驗根原 不見生處 深知空寂 心不住者 邪當自滅 正當自現 如燒眞金 其光自若 是僞不爾 此中定譬於磨 本猶於打 智慧觀察類以火燒 以此三驗 邪正可知也 問 若魔能令我心得定 定之邪正 如何簡別 解云 此處微細 甚難可知 且依先賢之說 略示邪正之歧 依如前說九種心住門次第修習 至第九時 覺其支體運運而動 當動之時 卽覺其身如雲如影 若有若無 或從上發 或從下發 或從腰發 微微遍身 動觸發時 功德無量 略而說之 有十種相 一靜定 二空虛 三光淨 四喜悅 五猗樂 六善心生起 七知見明了 八無諸累縛 九其心調柔 十境界現前 如是十法 與動俱生 若具分別 則難可盡 此事旣過復有餘觸次第而發 言餘觸者 略有八種 一動 二痒 三涼 四暖 五輕 六重 七澀 八滑 然此八觸 未必具起 或有但發二三觸者 發時亦無定次 然多初發動觸 此是依麤顯正定相 次辨邪相 邪相略出十雙 一增減 二定亂 三空有 四明闇 五憂喜 六苦樂 七善惡 八愚智 九脫縛 十强柔 一增減者 如動觸發時 或身動手起 脚亦隨動 外人見其兀兀如睡 或如著鬼 身手足紛動 此爲增相 若其動觸發時 若上若下 未及遍身 卽便壞滅 因此都失境界之相 坐時蕭索 無法持身 此爲減相 二定亂者 動觸發時 識心及身 爲定所縛 不得自在 或復因此便入邪定 乃至七日 此是定過 若動觸發時 心意亂擧 緣餘異境 此爲亂過也 三空有者 觸發之時 都不見身 謂證空定 是爲空過 若觸發時 覺身堅實 猶如木石 是爲有過也 四明闇者 觸發之時 見外種種光色 乃至日月星辰 是爲明過 若觸發時 身心闇昧 如入闇室 是爲闇過也 五憂喜者 觸發之時 其心熱惱憔悴不悅 是爲憂失 若觸發時 心大踊悅 不能自安 是爲喜失也 六苦樂者 觸發之時 覺身支體處處痛惱 是爲苦失 若觸發時 知大快樂 貪著纏縛 是爲樂失也 七善惡者 觸發之時 念外散善 破壞三昧 是爲善失 若觸發時 無慚愧等諸惡心生 是惡失也 八愚智者 觸發之時 心識迷惑 無所覺了 是爲愚失 若觸發時 知見明利 心生邪覺 是爲智失也 九縛脫者 或有五蓋 及諸煩惱 覆障心識 是爲縛失 或謂證空得果 生增上慢 是爲脫失也 十强柔者 觸發之時 其身剛强 猶如瓦石 難可迴轉 是爲强失 若觸發時 心志軟弱 易可敗壞 猶如軟渥 不堪爲器 是爲柔失也 此二十種邪定之法 隨其所發若 不識別 心生愛著 因或失心狂亂 或哭或笑 或驚漫走 或時自欲投巖赴火 或時得病 或因致死 又復隨有如是發一邪法 若與九十五種外道鬼神法中一鬼神法相應 而不覺者 卽念彼道 行於彼法 因此便入鬼神法門 鬼加其勢 或發諸邪定 及諸辯才 知世吉凶 神通奇異 現希有事 感動衆人 世人無知 但見異人 謂是賢聖 深心信伏 然其內心專行鬼法 當知是人遠離聖道 身壞命終 墮三惡趣 如九十六外道經廣說 行者若覺是等邪相 應以前法驗而治之 然於其中亦有是非 何者 若其邪定一向魔作者 用法治之 魔去之後 則都無復毫釐禪法 若我得入正定之時魔入其中現諸邪相者 用法卻之 魔邪旣滅 則我定心明淨 猶如雲除日顯 若此等相雖似魔作 而用法治猶不去者 當知因自罪障所發 則應勤修大乘懺悔 罪滅之後定當自顯 此等障相甚微難別 欲求道者不可不知 且止傍論 還釋本文 上來廣辨魔事差別 以是已下 第二明治 言智慧觀察者 依自隨分所有覺慧 觀諸魔事察而治之 若不觀察 卽墮邪道 故言勿令墮於邪網 此是如前三種驗中 正爲第三智慧觀察 言當勤正念不取不著者 總顯三中前之二法 今於此中大乘止門 唯修理定 更無別趣 故初定硏 幷依本修 更無別法 所以今說當依本修大乘止門正念而住 不取不著者 邪不干正自然退沒 當知若心取著 則棄正而成邪 若不取著 則因邪而顯正 是知邪正之分 要在著與不著 不著之者 無障不離 故言遠離是諸業障也 應知外道以下 第三簡其眞僞 於中有二 初擧內外以別邪正 先邪 後正 文相可知 若諸以下 次對理事以簡眞僞 於中初顯理定是眞 行者要修眞如三昧 方入種性不退位中 除此更無能入之道 故言不習無有是處 然種性之位有其二門 一十三住門 初種性住 種性者 無始來有 非修所得 義出瑜伽及地持論 二六種性門 初習種性 次性種性者 位在三賢 因習所成 出本業經及仁王經 於中委悉 如一道義中廣說也 今此中言如來種性者 說第二門習種性位也 以修世間以下 次顯事定之僞 謂不淨觀安那槃念等 皆名世間諸三昧也 若人不依眞如三昧 直修此等事三昧者 隨所入境不離取著 取著法者 必著於我 故屬三界 與外道共也 如智度論云 諸法實相 其餘一切皆是魔事 此之謂也 上來第三明魔事竟

復次精勤 專心修學此三昧者 現世當得十種利益 云何爲十 一者 常爲十方諸佛菩薩之所護念 二者 不爲諸魔惡鬼所能恐怖 三者 不爲九十五種外道鬼神之所惑亂 四者 遠離誹謗甚深之法 重罪業障漸漸微薄 五者 滅一切疑諸惡覺觀 六者 於如來境界信得增長 七者 遠離憂悔 於生死中勇猛不怯 八者 其心柔和 捨於憍慢 不爲他人所惱 九者 雖未得定 於一切時一切境界處 則能減損煩惱 不樂世間 十者 若得三昧 不爲外緣一切音聲之所驚動

第四利益 後世利益 不可具陳 故今略示現在利益 總標 別顯 文相可知 別明止門竟在於前

復次若人唯修於止 則心沈沒 或起懈怠 不樂衆善 遠離大悲 是故修觀 修習觀者 當觀一切世間有爲之法 無得久停 須臾變壞 一切心行 念念生滅 以是故苦 應觀過去所念諸法 恍惚如夢 應觀現在所念諸法 猶如電光 應觀未來所念諸法 猶如於雲忽爾而起 應觀世間一切有身 悉皆不淨 種種穢汙 無一可樂 如是當念一切衆生 從無始世來 皆因無明所熏習故 令心性滅 已受一切身心大苦 現在卽有無量逼迫 未來所苦亦無分齊 難捨難離 而不覺知 衆生如是 甚爲可愍 作此思惟 卽應勇猛立大誓願願令我心離分別故 遍於十方修行一切諸善功德 盡其未來 以無量方便救拔一切苦惱衆生 令得涅槃第一義樂 以起如是願故 於一切時一切處 所有衆善 隨已堪能 不捨修學 心無懈怠 唯除坐時專念於止 若餘一切 悉當觀察應作不應作

第二明觀 於中有三 初明修觀之意 次顯修觀之法 其第三者 總結勸修 第二之中 顯四種觀 一法相觀 謂無常苦 流轉 不淨 文相可知 如是當念以下 第二明大悲觀 作是思惟以下 第三明誓願觀 以起如是以下 第四明精進觀 依此四門 略示修觀也 唯除坐時以下 第三總結勸修 上來第一別明止觀

若行若往 若臥若起 皆應止觀俱行 所謂雖念諸法自性不生 而復卽念因緣和合 善惡之業 苦樂等報 不失不壞 雖念因緣善惡業報 而亦卽念性不可得 若修止者 對治凡夫住著世間 能捨二乘怯弱之見 若修觀者 治二乘不起大悲狹劣心過 遠離凡夫不修善根 以此義故 是止觀二門共相助成 不相捨離 若止觀不具 則無能入菩提之道

第二合修 於中有三 一總標俱行 第二別明行相 三者總結 第二之中 顯示二義 先明順理俱行止觀 後顯對障俱行止觀 初中言雖念諸法自性不生者 依非有門以修止行也 而復卽念業果不失者 依非無門以修觀行也 此順不動實際建立諸法 故能不捨止行而修觀行 良由法雖非有而不墮無故也 次言雖念善惡業報而卽念性不可得者 此順不壞假名而說實相 故能不廢觀行而入止門 由其法雖不無而不常有故也 若修以下對障分別 若修止者 離二種過 一者正除凡夫住著之執 遣彼所著人法相故 二者兼治二乘怯弱之見 見有五陰怖畏苦故 若修觀者 亦離二過 一者正除二乘狹劣之心 普觀衆生起大悲故 二者兼治凡夫懈怠之意 不觀無常懈怠發趣故 以是義故以下 第三總結俱行 一則順理無偏必須俱行 二卽並對二障必應雙遣 以是二義不相捨離 故言共相助成等也 止觀二行旣必相成 如鳥兩翼 似車二輪 二輪不具 卽無運載之能 一翼若闕 何有翔空之勢 故言止觀不具 則無能入菩提之道也 修行信心分中有三 一者擧人略標大意 二者就法廣辨行相 此之二段竟在於前

復次衆生初學是法 欲求正信 其心怯弱 以住於此娑婆世界 自畏不能常値諸佛 親承供養 懼謂信心難可成就 意欲退者 當知如來有勝方便 攝護信心 謂以專意念佛因緣 隨願得生他方佛土 常見於佛 永離惡道 如脩多羅說 若人專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 所修善根迴向願求生彼世界 卽得往生 常見佛故 終無有退 若觀彼佛眞如法身 常勤修習 畢竟得生住正定故

第三示修行者不退方便 於中有二 先明初學者畏退墮 後示不退轉之方便 此中有三 一者 明佛有勝方便 二者 別出脩多羅說 若觀以下 第三 釋經所說意趣 若觀法身畢竟得生者 欲明十解以上菩薩 得少分見眞如法身 是故能得畢竟往生如上信成就發心中言以得少分見法身故 此約相似見也 又復初地已上菩薩 證見彼佛眞如法身 以之故言畢竟得生 如楞伽經歎龍樹菩薩云 證得歡喜地 往生安樂國故 此中論意約上輩人明畢竟生 非謂未見法身不得往生也 住正定者 通論有三 一者見道以上方名正定 約無漏道爲正定故 二者十解以上名爲正定 住不退位爲正定故 三者九品往生皆名正定 依勝緣力得不退故 於中委悉 如無量壽料簡中說

第五勸修分中 在文有六

已說修行信心分 次說勸修利益分 如是摩訶衍諸佛秘藏 我已總說

第一總結前說

若有衆生欲於如來甚深境界得生正信 遠離誹謗 入大乘道 當持此論 思量修習 究竟能至無上之道 若人聞是法已 不生怯弱 當知此人定紹佛種 必爲諸佛之所授記

第二擧益勸修 文中有二 先正勸修 究竟以下 示其勝利 此中二句 初示所得果勝 後明能修人勝

假使有人能化三千大千世界滿中衆生令行十善 不如有人於一食頃正思此法 過前功德不可爲喩 復次若人受持此論 觀察修行 若一日一夜 所有功德 無量無邊 不可得說 假令十方一切諸佛 各於無量無邊阿僧祇劫 歎其功德亦不能盡 何以故 謂法性功德無有盡故 此人功德亦復如是無有邊際

第三信受福勝 文中有二 先明一食之頃正思福勝 後顯一日一夜修行 功德無邊

其有衆生於此論中毁謗不信 所獲罪報 經無量劫受大苦惱 是故衆生但應仰信 不應誹謗 以深自害 亦害他人 斷絶一切三寶之種 以一切如來皆依此法得涅槃故 一切菩薩因之修行入佛智故

第四毁謗罪重 文中有四 先明毁謗罪重 是故以下 第二試勸 以深以下 第三釋罪重意 一切如來以下 第四轉釋斷三寶種之意

當知過去菩薩已依此法得成淨信 現在菩薩今依此法得成淨信 未來菩薩當依此法得成淨信

第五引證

是故衆生應勤修學

第六結勸 一部之論有三分中 正辨論宗竟在於前

諸佛甚深廣大義 我今隨分總持說 迴此功德如法性 普利一切衆生界

末後一頌 第三總結 於中上半 結前五分 下之二句 迴向六

大 乘 起 信 論 疏 記 會 本 終


List of Articles
제목 구성 출처
승가대학 전통교과목 기타
0. 대승기신론의 구성 및 전체도표 2 file 아라마제공
0. 초발심자경문 저자 및 대의 1) 誡初心學人文 : 發初心修行 - 普照知訥 (1158-1210) • 한국선을 확립한 고려불교의 거봉 巨峰 • 휘는 지눌, 자호는 목우자牧牛子. "보조국사"는 입멸후 희종... 아라마제공
1. [원문&해석] 사미&사미니 십계 아라마제공,조계종제공
1. 대총상법문주해 - 법주사강원 2 file 수집자료
1.1 [원문] 계초심학인문誡初心學人文 아라마제공
1.2 [원문] 발심수행장 發心修行章 아라마제공
1.3 [원문] 자경문 自警文 아라마제공
2. [정리] 사미&사미니 십계 아라마제공
2. 대총상법문 한눈에 이해하기 도표 맵 1 file 이미지맵,JPG 아라마제작
2. 사미니 위의문 威儀門 아라마제공
2. 사미위의(沙彌威儀) file HWP 수집자료
2.1 [아라마 직역] 계초심학인문 아라마제공
2.2 [아라마 직역] 발심수행장 아라마제공
2.3 [아라마 직역] 자경문 아라마제공
3. 대총상법문 우리말 해석 1 file 아라마제공
3.1 [의역] 계초심학인문 아라마제공
4. 대총상법문 한문 현토 1 file 아라마제공
4. 초발심자경문 학습용 hwp 파일 file 아라마제공
80화엄 십지품 원문 현토 한문원문,한문현토
[개요] 금강경 성립과 구성 - 18주처, 27의단,32분과 개괄,기타
Board Pagination Prev 1 2 3 4 Next
/ 4